(圖/shutterstock)
作者: 瑞克.韓森
我小時候曾拔除過許多蒲公英,
從中學到如果沒有連根拔掉,這種野草就會再長出來。
同理而論,這真的可幫助你將關鍵、「解藥」經驗,
深入碰觸到你的問題最年幼、最深層的層次。
有些幸運的人擁有非常溫暖善意的童年,
但在我的經驗中,更多人的童年是很坎坷的。
從迴避傷害系統的角度來看,
也許是你小時候覺得不安全、不受保護,
充滿害怕或恐懼;
也許你受到刁難或甚至被攻擊。
從趨近獎賞系統的角度來看,
你可能因為失去而痛苦,
或是沒有得到教育資源好好求學。
從依附他人系統的角度來看,
你可能常被年長的兄姊欺壓,
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
被初戀的男友或女友背叛,
或是因為你的外表、種族或社會階級而被驅逐。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童年時期 留下的創傷
容易造成 長期陰影
許多人會對「仍然心懷過去」感到尷尬。
他們會問,為何我到現在還是過不去?
我到底有什麼問題?
大腦的設計是會不斷被經驗持續的方式塑造。
如果我們可以因為生活變得更好,
一定也能因此變得更糟。
大腦的負向偏誤其實會讓我們特別容易被負面經驗改變。
按照大腦的設計,你在童年階段的學習會特別活躍,
所以當時的問題─
像是虐待、忽略、羞辱、霸凌、
歧視、嚴厲斥責、貧窮或財務困難、沉重的祕密、
毛骨悚然的經驗、排斥、家庭緊張、
受傷、失能或疾病─都會造成長期的陰影。
即使比較溫和的事件,也會累積,
像是覺得在社交方面有點笨拙。
你的性情會影響事件如何在你心中沉澱,
所以可能對別人而言,雖不愉快但可接受的經驗,
對你卻造成很大的傷害。
找出內心深處的「渴望」
療癒童年 留下的創傷
我們很自然會被小時候發生的壞事
和沒有發生的好事影響。
你的個人歷史非常重要,它會留下結果。
它可能在你心中留下一個洞。
你無法改變過去,
但你可以用現在的關鍵經驗
來填補這個洞。
想一個你小時候的重要事件。
它屬於迴避、趨近或依附這 3個系統中的哪一個?
然後找出 1種可以幫助解決這種問題的關鍵經驗。
還有一種方法也很有用,你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
當我還是孩子時,是什麼事情造成這所有的差異?
我內心深處最渴望的是什麼?
答案就會指向一種或更多種關鍵經驗。
然後,你要試著重複擁有並吸收這些經驗。
別試圖 否認或抗拒痛苦
吸收 正面經驗 才能痊癒
你不是在試圖否認過去,
或是抗拒現在的痛苦感覺。
你只是在提供資源讓自己處理可以應付的事,
同時忍受無法應付的事。
經過一段時間後,你逐漸可以給予自己一些
或大部分你在小時候應該得到的東西。
這就是我替自己做的事,
我透過吸收被接納、被重視的經驗,
來彌補我心中的洞。
正視雙方問題 同時也要
正視對方 美好的特質
無論是在職場、家裡或任何場合,
一段關係就像一張繡帷。
日常生活中的忙碌和不可避免的惱怒,
會磨損它的織線。
如果雙方都沒有記錄關係中的美好經驗,
編織就可能磨損,最後分離破碎。
我的意思不是忽略真正的問題,
而是也要不忘注意對方美好的特質,
注意從他或她的眼光來看,這是什麼樣的狀況。
看起來很小的事情,
通常都是最令人感動的,
就像這位女士寫的:
每天早上,我都會花點時間感謝我的丈夫。
我記得我感激他的事情,
像是他用青椒圈和胡蘿蔔卷皮來點綴沙拉。
他不會煮飯,卻想要做點事情來取悅我。
這個時候我會微笑,然後吸收丈夫愛我的感覺。
之後當我生氣時─
像是他沒有把髒衣服放在籃子裡,而是丟在旁邊的地上─
我馬上就會回到他想要取悅我時我的感受。
這個感激丈夫的小練習,
真的改變了我的人生和婚姻。
想改善、修復關係
就別忽略「他的好」
珍惜關係中好的面向,
可以滋養你的心,感覺美好,
以全面的角度看待爭執和煩惱。
此外,對方也可能對你更好,
因為他或她覺得自己更被了解了,更被珍惜了。
你如果需要修復一段關係,
特別重要的是要吸收其中的正面經驗。
否則,你只會看見關係中不好的部分,
忽略或貶低一些讓你覺得很糟糕的好事。
這也會讓對方氣餒,
無法鼓勵對方繼續朝正面的方向努力。
如果你喜歡,
你可以要求對方更加意識到與你共享的正面經驗,
更把心打開,讓它們進入心中。
本文 擷取自:《大腦快樂工程》
作者: 瑞克.韓森
出版社: 天下文化
本文由 天下文化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Vickie)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
↓↓按個讚,與您一起「閱讀」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