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史嘉琳
相信你曾經多次用英文的
"Wish you a Happy Birthday"
一句來祝福親朋好友。可是你大概沒想到,
這句話其實是錯的!
向學生指出這句有問題時,
他們通常會訝異地問「哪裡錯?為什麼錯?」,
最後再問「為什麼沒有人早點告訴我們?」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其實你並不想命令人
一般學習者應該很早就注意到,
英文句子裡,主詞常常被省略。
不過,是不是任何一句英文主詞都可以省略?
我們來舉一些"wish"為主動詞的例子,
來比較一下正確和不正確的用法,
看能不能分析出一個所以然:
從這些例句可以看出,
並不是所有"wish"做主動詞的句子,
主詞就可以省略的,
A組例句1~3沒有問題,也很口語、很常用,
B組的句子卻是錯的。
那麼,A組和 B組的句子,
到底哪裡不同?(請留意時態和受詞!)
要找出這兩組例句的差別,並不會太難。
讀者應該已發現,這也就是我們所要找出來的規則,
即:"wish"做主動詞的句子,
如果後面接的是"that"子句的話,
主詞是可以省略的;
反之,接的是間接受詞和直接受詞時,
主詞就一定得明講,不可以省略!
不加主詞的話,"wish"就變成了第二人稱的命令式,
例句 4的意思也就是:
「你趕快去祝你自己『耶誕快樂』!」這個令人搖頭的句子。
所以,4~6例句,如果把主詞加回去,就都沒問題了:
如果主詞是第一人稱"I"或"we"的話,
還有另一個補救的辦法,
就是在原本的"wish"後面加個"-ing"詞尾,
變成現在分詞"wishing",就可以了,
不用(也不能!)加主詞。
這種"Wishing…"句型常見於
賀卡、信件結尾語和fb等的貼文裡:
Hope跟Wish本質很不一樣
記得,用"Wishing…"句型時,
潛主詞就不可以是第一人稱以外的人稱,
所以原先的主詞John必須要換成潛主詞"I"或"we";
如果不換,就只能用原來的
"John at the office wishes you…"的句型。)
要談"wish"這個英文動詞,就必須要跟"hope"一併討論,
因為"wish"和"hope"都可以翻成「希望」。
所以中文母語者容易忘記這兩個動詞的差別用法。
"Wish"和"hope"的不同用法,
很多文法書都有交代,可是一般台灣學習者
好像只當做是考試要背的文法規則,
運用卻是另外一回事,常來不及顧到。
不要懷疑,對於這兩個動詞的不同用法,
採取不屑一顧的態度,真的會讓聽者相當困擾。
"Hope"這個動詞怎麼樣就是個不及物動詞,
不能像"wish"的7~12例句接受詞,
只能接"that"子句。也跟"wish"接"that"子句的情況一樣,
當潛主詞是"I"或"we"時,主詞一般可以省略掉。
"Hope"用在祝福句裡時,
也可以用"ing"型態的"Hoping...",
所以下面這三句都對:
之所以好記,
就是主詞用不用都可以,
沒有什麼規則好背。
還有個問題要處理,
就是"Wish…"句型所接的"that"子句裡的動詞型態。
首先,要注意,一般不能接現在式的動詞!
所以類似 7~12的句子不能加"have":
當你挑一顆星星「許願」
那麼,如果用動詞的話,應該用哪個時態才對?。
這方面,"hope"又比"wish"好處理。
用"hope"這個動詞時,
說話者認為他所「希望」的事情,
成真的機率還蠻高的,
或至少是在現實世界可以發生的事情範圍內。
所指的事情,如果是現在或未來可能發生的,
就用單純的現在式,
例如:Hope you come back soon!
(希望你很快就可以回來!),
指過去的事情時,就用過去式,例如:
Hope he didn’t lose his way!(希望他沒有迷路!)。
"Wish" 就不同了。
"Wish"接受詞時,有「祝福」的意思
(例如:I wish you a good day!)
接"that"子句時,"wish"的意思也不是「祝福」,
也不是單純「希望」的意思,而有「許願」的含意。
(讀者聽過迪士尼的"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這首歌吧?
「當你挑一顆星星許願時」的意思。)
中文的「希望」和「許願」意思有很清楚的不同,
所以建議學習者把英文的"wish"跟中文的「許願」聯想在一起,
雖然常常不能把"wish"直接翻成「許願」,
可是這樣的聯想也許會讓你比較了解
英文的"hope"和"wish"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當主動詞"wish"接"that"子句時,
所"wish"的東西,一般都會像「許願」一樣,
是遙不可及的事情,說話者認為,
實現的機率極低,這種心態也必須要反映在動詞型態上,
不能用一般現在式,而要用假設語氣。
英語的假設語氣所用的動詞型態也就是過去式,
原因是,過去式型態的動詞,
不管是在時間上,或在實現的機率上,
都用來指距離現在或目前的現實世界比較遠的事。
仔細看 1~3 例句就會看到,
所有的動詞用的是過去式型態,
來營造一個多半不會成真的假想世界。
其實中文也有假設語氣,
常常用「會」這個情態動詞來標示,例如:
問題是,不是每一個英文的假設語氣句
的中文翻譯都會用到「會」字。
另外一個問題是,當初學的時候,
一般人可能沒有花很多時間去好好了解假設語氣的用法,
也沒有很重視,因而容易根本就忽略過去。
正確用法並不難學,
就是要記得用像would、could、didn’t和had一類的過去式動詞。
當然,光認知上知道"wish"和"hope"的正確用法還不夠,
要密集地去練習一段時間後,
正確的句子才會不假思索地從嘴裡蹦出來。
可是這樣做一定很值得,
從此聽你說英語的人一定會默默地感激和讚美你的!
三個月英文脫胎換骨的一對一:http://goo.gl/5eIOmf
作者: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史嘉琳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L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