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餐廳裡 有 1位媽媽
正在責備女兒
在餐館看到一對母女,就坐我們隔壁桌。
女兒大概國小五、六年級,
個頭不高,短髮,一臉酷。
媽媽和女兒對坐,一起吃飯,好像在聊什麼,
照理來說應該是很美麗的畫面,
但,仔細聽聽她們聊天的內容,
馬上覺得「不對勁」。
顯然,這個媽媽,正在責備女兒。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媽媽和女兒說:
我和妳 就是「不對盤」!
而她責備的內容,相當「驚人」──
「妳再給我那張臉,就給我試試看!」
那個媽媽說:
「我和妳就是不對盤,妳最好不要惹我!」
媽媽大概看到餐廳人太多,不敢大聲,
但她沒想到的是,
她小聲的對女兒責備,
卻因為聲音太小,
刻意每個字講得很清楚,
反而讓坐在隔壁的我聽得一清二楚。
那句話,
實在很不像一個媽媽會對女兒所講的話。
媽媽甚至說:
現在爸爸不在,沒人可以救妳!
然後,她還沒說完。
「我回去一定把妳揍死,我跟妳講。」
那個媽媽說:「現在離爸爸回來還要很久,
這個時候,沒人可以救你。」
我在想,
這女兒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還是這媽媽有一些情緒上的問題?
不過,重點不是那些。
重點是,這個媽媽,換了一個話題。
媽媽怒吼:
妳的「一切」,都是我給妳的!
「妳說,妳手上這隻手錶,是誰買的禮物?」
靜了幾秒,才聽見女兒不甘情願的回答「媽媽」
這女兒聲音還蠻像她媽,
只是比她媽無奈了一百倍,
聲音中充滿退縮與害怕。
媽媽再問。
「妳身上的衣服,是誰送給妳的?」
也是再靜了幾秒,女兒才回答 ──
「媽媽。」
這媽媽不等女兒說完,馬上一連串。
「妳能來吃這家餐廳,
剪這個髮型,買文具,上學,補習,看電視…
哪一個不是我給妳的?」
媽媽火大的說。
這時,女兒徹底爆發:
「我又不屑 妳給的這些。」
沒想到,就在這時候。
剛剛怯怯的女兒,突然不再退縮,
馬上回答了媽媽,聲音有點大聲──
「那,妳可以不要給啊!」
女兒說:「我又不屑妳給的這些。」
接下來一句話,我永遠不會忘記。
那個女兒,卸下她的手錶,
「砰!」,用力的放在桌上。
「我不要妳的禮物,」
她清楚的告訴她媽媽:
「我只要妳『不要對我這麼壞』!」
後來,她媽媽有對她好一點嗎?
她媽媽馬上用力的抓起皮包,
頭也不回的走出餐廳,
而沒有經濟能力、無法付錢、
判斷大概也沒有家裡鑰匙的女兒,連忙追上去……。
那隻手錶,還留在餐廳桌上。
她們後面發生什麼事,我們都不知道了。
這位媽媽
就是標準的「多禮小人」!
有趣的來了,
和我同行的友人,聽到以上對話,
馬上說:「這個女兒也有點太過份,
媽媽給了她這麼多,她卻不懂得感激……。」
我卻馬上告訴這朋友:「你被騙了。」
這故事,令我想起以前一個綽號,
被我們拿來形容一個討厭的副總──「多禮小人」。
「多禮小人」就是...
平常弄你,節日時卻不忘送禮
所謂「多禮小人」,
就是那種平常對你非常差、
一直「弄」你、對你壞壞,
卻總是不忘在你生日或逢年過節,
送你一個大禮物。
記得那個「多禮小人」副總,
和其中一個同事就是「不對盤」,
總特別將她欺負得好慘,
後來,那個受害的同事
開始傷心的跟其他同事訴苦,
而這些訴苦的話,過了一陣子,
不小心傳到了那個「多禮小人」的耳裡。
副總 竟趁開周會時
找那位同事「對質」
有一天,「多禮小人」趁全公司開周會的時候,
故意提起這件事,點名那位同事來「對質」。
我記得他惡狠狠的說:
「我都有送她禮物!還幫她爭取加薪!
我對她這麼好,她還這樣講我!」
結果,那位同事傷心的離職了。
而「多禮小人」還在。
一直到今天都還在。
因為他的「多禮」,
他是永遠的「好人」,
也是最恐怖的、
最假惺惺的「多禮小人」。
他們總以為...
無禮可以被「多禮」原諒!
傳統的人們,親戚互相往來,多有冒犯,
有的兇狠非常,爭產、爭地、打官司,
但,到了過節,
大家還是拚命的買了一個又一個
巨大、豐盛又澎湃的「禮物」,
帶著它,拿去走親戚,
好像以前的所有的冒犯和無禮,
都可以因為這個禮物而獲得原諒。
然後,當他沒有獲得他所期待的原諒?
他就忿忿不平:「我都有送禮物耶!」
這樣一宣告,帶給被害人更大的傷害。
這時候,任何人都會如同那個女兒說一樣的話
──我不要你的禮物,
我只要你「不要對我這麼壞」!
但這句心內話,對方是不會聽的。
多禮的人,反而心術不正,
以為禮物可以彌補他的邪與惡。
請注意身邊的「多禮小人」。
收一個禮物,
去換來一生揮不去的痛苦?
不值得,不值得。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vi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