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根據各大智庫的預測結果,
2017年景氣將會略為回溫;
展望新的一年,最受民眾青睞的投資標的是什麼?
根據國內根據房仲業調查,
未來半年民眾最想做的投資,
第一名是國內房產、股票與期貨,比重達18%;其
次是基金、債券以及外幣投資,占比為15%;
黃金則排名第三,占比為12%;
第四名則為投資型保單與定存,占比為9%;
最後一名則是海外房產,比重是4%。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海外房地產
有退燒跡象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若與上一季比較,
在民眾經常使用的投資工具,
例如基金、外國貨幣、新台幣定存等,
其比重都較前一季較高;
投資台股、期貨及投資型保單則是持平;
黃金、國內房產及海外房產則呈下降趨勢,
而本季下降比率最多者為黃金。
針對金價後市,專家認為,
因聯準會對2017年的升息幅度看法高於市場預期,
間接迫使金價再創低價。
不過,雖然升息初期可能打壓金價,
但與金價連動性最高的是實質利率,
若實質利率能維持低檔,
黃金仍可能會有反轉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
過去幾年備受國人青睞的海外房地產,
近來則有退燒的跡象,主因是日幣走勢起伏不定,
加上東南亞貨幣大貶,
投資人在尚未獲利前就先損失了匯兌價值,
加上海外置產糾紛頻傳、當地政策難以捉摸、
重要資訊不透明等,讓民眾心生退卻,
轉為觀望態度,成交筆數也逐漸下降。
房價下跌
民眾看到曙光
近幾年來全台房價飆漲,
尤其大台北地區房價更是高居不下,
讓民眾大嘆買不起。建商不斷喊出高價,
讓民眾愈發覺得購屋困難度不斷攀升。
在政府數度祭出房地政策及稅制的改革,
加上景氣不佳,使得建商持有物件的成本提高,
抵擋不住房市的寒冬,建商終於願意讓利,
房價開始下跌,想購屋的民眾終於看到一線曙光。
過去一年,房市交易冷清、呈現量縮價微跌的現象,
在供過於求的情形下,投資客退場,
房市不但轉為買方市場,
也呈現以自住客的剛性需求為主。
未來一年,房市將延續以買方為主的市場,
不論景氣回溫多寡,有心購屋的民眾,
可以先行評估自身可負擔的貸款與能力,
及所需要的房屋類型,不必急著進場。
記得多比較、多方評估
才不會買貴或受騙喔!
歡迎按讚:
CMoney理財寶 Line官方帳號:
搶先訂閱 最新理財訊息,
歡迎 加我們為好友 喔 ~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