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居住正義從自己開始
過年期間
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
一口氣花了 2 天時間
欲罷不能地把高達 37 萬字的
台灣本土小說《邊境台商》讀完
他甚至受到作者黃國華的感召
興起退休後寫一本房地產小說的念頭
過去 1 年是張金鶚看過最多「閒書」的時光
「早年一有空我都看
與房產相關的國外期刊或論文
卸任台北市副市長後
才慢慢接觸與房子相關的書籍」
重執教鞭的張金鶚談起閱讀心得
顯得輕鬆愉悅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卸下公職看閒書沉潛
在國內房地產領域
張金鶚是少數擁有建築與都市計畫雙碩士
以及都市計畫博士學位的學者
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
及研究報告累積至今超過百篇
連續 10 年獲得國科會的研究補助
更是政大早期少數免受評鑑的學者
在房地產學術界居翹楚地位
或許是卸下公職後心境的轉變
已過耳順之年的張金鶚
近期對房地產政策評論
少了大砲個性的火藥味
多了一些柔軟
不會中文打字的他
更是一字一字地把想法寫在手機備忘錄
勤於筆耕臉書粉絲團及報紙社論
致力建構房產估價平台
除了教學
他把最多心力放在健全市場推動資訊透明化
「我想改變房子多少錢
都是仲介說了算的生態」
他花了 1 年與曾在美國做估價的
安富金融工程集團董事長楊太樂
共同創立「好時價 House +」平台
開發出以實價登錄資料為基礎的系統
供民眾免費查詢公寓、
大樓住宅即時價格
; font-size:12px">)
房產階級化
居住正義人人有責
成家立業是許多人生活的目標
過去 10 多年台灣房地產高漲
房子從可以遮風避雨的「居住」本質
變成「富人與窮人」的標籤
甚至透過財富傳承阻礙階級流動
要改變現況
每個人都身負重任
「因為居住正義只能靠自己」
消費者除了避免高點進場買屋
挑房子時要支持良心好建商
讓「一案」建商從市場淘汰
同時也要監督政府
讓房地產稅制趨於合理與公平
如果我們再不改變心態
未來很可能有錢
也買不到可讓人安定身心靈的好房子
張金鶚憂心地說
我們也許無法改變環境
但能改變自己的心態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6年10月號第111期 給你
文章來源: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