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font-size:12px">)
從外國人看台灣的角度
嗅聞機會
在基金界
劉宗聖素有「ETF 教父」的美譽
他擅長創新話題,很拚又敢衝
元大能再次穩坐基金規模第 1 的地位
源於 2 年前創下中港台三地先河
發行大中華首檔槓桿
並引領國內同業推出新產品熱潮
其實 2006 年自國外回台
38 歲的劉宗聖雖是本土投信
最年輕的總經理
但當時他面對的是台灣 50
等 ETF 商品未成熟
散戶不捧場的艱困環境
甚至 ETF 還倒過來吃掉公司獲利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愛書成癡
出差回國皮箱必塞滿書
劉宗聖當初若不夠堅持
從出版指數化投資等書籍
如苦行僧般地教育投資人
現在也無法一嘗 ETF 大成長的甜美果實
而這都要歸功多年累積的閱讀經驗
進入職場後
劉宗聖除於上班時間
每天平均花 2 小時瀏覽中英日等報章雜誌
晚餐之後,更被他視為美好的閱讀時光
而全心投入工作的他
更樂於當「大家的眼睛」
每到周末必逛書店
從文化出發
了解百姓要的是什麼
去年起,元大集團不管是投信
或銀行與韓國都有密切合作
為了更了解韓國人的生活思維
劉宗聖特地挑了在香港研究韓國政治
與社會文化學者鍾樂偉的《心韓》
「我希望跟韓國人談生意
不是只依循法規政策
而是能夠從韓國文化出發
用他們的語言詮釋與了解百姓要的是什麼」
劉宗聖一本正經地說
這樣的思考邏輯也運用在去年發行的
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
以及未來拓展泰國、越南等市場
長期投資房產
獲利 3 成到 1 倍
隨著公司朝亞洲盃方向發展
劉宗聖也順著建構房產地點
目前在香港、東南亞、中國等地都已置產
他進一步表示
買房子,第一件事是看利率
從利率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
了解國家的總體經濟現況
另外,從房價漲跌幅則能了解區域經濟狀況
由於劉宗聖持有房屋的時間都很長
長期報酬率十分亮麗
回想當年,眼見國外 ETF 方興未艾
他領先市場推動指數化投資
雖然走的辛苦
他在產品設計上多方突破
讓更多投資人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他期待再推出類似商品期貨 ETF
等適合企業配置布局的標的
把指數化投資的餅做得更大
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得到的結果自然不一樣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6年10月號第111期 給你
文章來源: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