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債入手價合理 每年「生」息 8%

Money錢

Money錢

  • 2016-12-16 01:17
  • 更新:2018-07-26 14:33

高收債入手價合理 每年「生」息 8%

(圖/shutterstock)

 

文章來源:Money錢

 

高收債入手價合理

每年「生」息8%

還記得年初高收益債市場風聲鶴唳的情景嗎?

當時,投資人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

我的高收益債基金該怎麼辦?

在 2 月出刊的《Money 錢》雜誌中,

我們特別規畫相關內容,

標題為「美高收殖利率 9%,長期領息可買」,

有讀者反應,這篇文章給了他們一劑強心針,

決定勇敢抱下去!

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 3 月以來,

高收益債展開大反攻,

特別是當時最被看衰的美國能源債,

更是急速衝刺,

光是在 3 月短短 1 個月的時間就大漲了 16%,

統計今年截至第 1 季底的漲幅,

則翻紅成為 2.6%

相較於去年整年美國能源債價格下滑達24%,

大有漸入佳境之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投資目的要清楚 才有可能成功致富

既然最教人恐慌的能源債都走過晦暗的隧道,

整體高收益債市場當然恢復生氣,

投資人又可以「安心」領取高息。

尤其處在目前低利率、負利率的環境下,

「高收益」產品是眾投資人尋找的明燈,

「只要把投資目的想清楚,是為了領息,

那麼,隨時可以買進高收益債基金。」

基金教母蕭碧燕不只一次,

重申買高收益債基金應有的認知與態度。

當 2012 年丹麥開啟負利率的金融市場新樣貌後,

陸續有瑞士、歐洲央行、日本央行、

瑞典央行加入了「負酬」者聯盟,

就算「負酬」者聯盟沒有繼續擴大,

面對低利率環境,很多保守族群也是倍感無奈。

 

全球資金都在尋找收益

跟著聰明錢就對了

先鋒基金網副總經理詹惟棠指出,

本來市場對於美國走出低利環境還有所期待,

但聯準會已經表示今年升息次數砍半,

看來尋求「收益」是自保之道,

更是現階段的理財王道。

 

 

高收益債吸金大法 創紀錄

而從全球聰明錢的流動也可以看出此一趨勢。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

提出研究機構 EPFR 的統計資料表示,

第 1 季高收益債由去年失血近 182 億美元,

轉而吸金 26.2 億美元。

而高收益債的吸「金」大法在 4 月更顯犀利,

據彭博新聞指出,截至 4 月 7 日為止 1 周,

高收益債於美國境內共有 100 億美元銷售成功,

是去年 11 月以來的首次連 5 天銷售最佳記錄。

 

投資人改態 追逐收益型產品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分析,

由於美國 4 月升息機率降低,

高收益債明顯反彈走高,

再加上目前投資人,

面對能源公司的負面情緒已較年初減緩許多,

在在讓原來猶豫的資金,改變態度放膽追求收益型產品。

 

 

高收債年初經歷

大修正合理「入手價」出現

「不論從市場基本面、投資人情緒還是資金流向來看,

高收益債基金今年的整體表現都會優於去年,

其中又以美國高收益債最有機會。」

詹惟棠解釋,2015 年美高收下跌 4.5%,

而從過去經驗來看,

美高收從未出現連續 2 年下跌的走勢。

美高收今年第 1 季已經上漲 3.2%,

由於目前殖利率也只有約 8.5%,

若市場穩定,在低利率、低成長、低通膨的困境下,

資金還是會選擇持續流入收益型產品,這樣一來,

高收債價格進一步推升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

 

高收益債難買低價

事實上,過往幾年,高收益債基金很難買到便宜價,

此從殖利率普遍落在 6∼7% 可看出。

直至去年底到今年初,當能源債自己面臨金融海嘯,

不安的情緒往外蔓延後,這才讓高收益債價格回落,

出現了比較漂亮的買點。

 

 

違約率 4~6% 能可接受

詹惟棠以數據說明,2 月時美高收殖利率來到 10%,

能源債則出現驚人的 21% 殖利率,

現階段美高收雖回落到 8.5%,能源債則為 14%,

但相較過去的價格,目前「入手價」仍舊合理。

要提醒的是,觀察債券持有風險的「違約率」,

預料會逐漸升高,

這是因為違約率的走升通常會落後殖利率約半年時間,

「以能源債殖利率在 2 月升至 21% 來看,

估計大概 8 月時違約率會出現高峰,

不過,這是正常狀況,價格已經提前反應。」詹惟棠強調,

只要整體高收益債的違約率可以落在 4∼6% 間,

都是可接受的範圍。

 

 

負利率來了!

一定要練就生息好功夫

至於各區域的高收益債未來表現怎麼看?

鄭易芸指出,剛邁入第 2 季,印度已率先喊降息,

且中國、印尼、台灣今年以來也已先後宣布降息,

預期亞洲央行今年將延續寬鬆政策,

去年亞高收上漲 4%,今年第 1 季續漲 3.7%,

如今殖利率還有 7.6%,亞高收的動能沒問題,

加上多數為美元計價,匯率風險相對有限。

但若從上漲力道來看,則美高收略勝一籌,

這是因為去年美高收下跌,

今年因此存在較大的上漲空間,

尤其能源公司有報復性反彈的機會。

要注意的風險則是 Fed 的動向,

萬一積極升息,可能美高收會受到短暫的壓抑。

 

 

練就生息好功夫 投資人可積極而為

至於歐高收,雖然歐洲整體環境也是寬鬆,

但目前殖利率 5.1%,相對亞高收或美高收,

吸引力不足。而全高收因為美高收占比高,

因此殖利率也有約 8%。

總之,面對可能的負利率,

一定要練就「生」息好功夫,

而此時收益型產品出現了一個不錯的買點,

投資人不妨積極動作!

 

高收益債券,還是比一班債券風險大

在購買時一定要想清楚唷!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加入Line好友,即時追蹤更多理財好文!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6年10月號第111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