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 / House123 邱愛莉
想有錢,先懂如何存錢!
我們賺的錢就那麼些,
想要花的錢卻無窮盡
想要變得有錢,要怎麼做?
我想,「如何存錢」是
最基礎也最重要的步驟!
這裡給大家介紹
「六個帳戶」存錢方法,
這來自於一本暢銷書-
哈福‧艾克(T. Harv Eker)的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我一向不是很愛激勵亢進的理財書籍,
不過,這本書所分享的
「六個帳戶」真是深得我心。
我靠著這個方法...
讓賺錢、存錢、花錢三不誤!
怎麼做到的?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總是「省小錢、花大錢」嗎?
想購物、想旅遊、想享樂...
我一向是很節儉的人(自誇),
不過,
偶爾失心瘋忍不住逛個美妝店,
還是會買一堆用不到的瓶瓶罐罐
和「看起來很厲害的面膜」回家,
放在梳妝台上,
直到過期才忍痛丟掉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是很勤勞保養,
也不太化妝,卻還是很愛買)。
而工作忙碌、壓力又大的我
最愛的國家是泰國,
原因無他,除了食物好吃之外,
它的按摩、SPA 真是很便宜!
品質又好,天天去都不心疼!
在台灣,叫我花一個半小時 1500 元
去舒壓按摩還真是讓我捨不得,
更別說那些
「平常省小錢,一花就是大錢」
的種種消費行為。
「壓抑消費的不滿足」和
「放縱購物的罪惡感」交替出現,
工作那麼辛苦,
賺的收入也還可以,
卻沒存到什麼錢。
每次收到好友的紅色炸彈,
明明是天大的喜事,
因為要包紅包,
心裡還要抽痛一番…
「六個帳戶」存錢計畫:
讓收入按比例分成 6 種...
後來,看了這本書,
我的消費開始有了計劃。
「六個帳戶」的基本概念是
所有收到的錢
都要依照比例分成六個專戶,
專戶的錢只能用在該用途,
不能「透支」,
而且更特別的是:「一定要花完!」
哪六個帳戶呢?
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
一、財務自由帳戶 ( 10% ) :
用於投資,存放獲利後的錢
不管你收到多少錢
就先把 10% 存到財務自由帳戶。
任何進到財務自由帳戶內的錢
都只能用於購買可獲得被動收入
或增加你的錢的投資,
而且所有獲利
都要繼續保留在這個帳戶裡,
不能動用。
有的人拿來投資股票、基金、
房地產、甚至是美股選擇權...
幾乎各種投資領域
我都認識幾位佼佼者,
不管是甚麼工具,
只要用心學習加上紀律,
一定可以積沙成塔。
二、長期儲蓄帳戶 ( 10% ) :
用於買房、養老,或應急用
把您收入的 10% 放入
你的長期儲蓄帳戶。
長期儲蓄帳戶可用於子女教育、
買房等大筆資金、
預備父母的養老金。
如果你常在包紅包,
或是每年都有固定的保費要繳,
也可以每個月編列 xx % 固定提存,
這樣要支出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當然,也可當成預留應急資金。
三、教育訓練帳戶 ( 10% ) :
用於學習,上課、充實自我
把收入的 10% 放入
你的教育訓練帳戶,
您可以使用此帳戶的資金買書、
參加講座、課程等。
聽過這句話嗎?
「最貴的學費是『無知』!」
我常說,覺得房地產課程學費貴嗎?
如果一坪能少買 1 萬,
30 坪就省下 30 萬,
你真的覺得上課很貴嗎?
四、休閒娛樂帳戶 ( 10% ) :
用於旅遊、休憩,一定要花掉!
除了「財務自由帳戶」外,
我最愛的帳戶就是這個!
把收入的 10% 放入
你的休閒娛樂帳戶,
然後,「一定要花掉!」
我最愛的是按摩、安排小旅遊、
或是買些心愛的小東西
(佈置陽台的花器、盆栽,
幫陽台鋪上南方松,
營造休憩的空間,
上網添購衣服...等)。
你可以每個月都花掉這筆錢,
但是,如果你喜歡出國旅遊,
也可以累積一季或半年,
再一次花掉。
讓你的錢,
花得沒有罪惡感
我之所以這麼愛它,
是因為當我開始編列
「休閒娛樂帳戶」預算,
當我動用這筆錢安排休閒活動時,
就算有點小奢侈,
心裡卻一點罪惡感也沒有!
這是多麼棒的心境!
我知道我還有其他帳戶各司其職,
一點都不擔心透支,
也能充分的享受
這筆預算帶給我的幸福體驗!
五、 貢獻付出帳戶 ( 5%-10% ):
用於慈善、貢獻社會機構
把收入的 5%-10% 放入
你的貢獻付出帳戶。
你可以將這筆錢用於慈善捐款,
用它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我關心青少年的教育,
所以我每個月固定捐款給
某個協助 12-18 歲少年
收容和教育的基金會,
為社會盡一份心意。
六、 生活支出帳戶( 50%-55% ):
用於一般生活,飲食、交通等
把收入的 50%-55% 放入
你的生活支出帳戶,
用來支付生活中必要的帳單,
如:電話費、水電費、
服裝、飲食、交通等,
如果你無法靠
這個比例的預算過活,
請把生活簡單化。
例如:房租費用太高,
請試著改住雅房
或跟朋友一起分租整層公寓,
通常費用會比套房少一半。
當然, 50%-55% 的比例是高標,
當你的收入增加,
生活支出帳戶的比例
可能降低到 40% 甚至 30% 。
如果不定期你會有底薪之外的獎金,
那麼你就有多的錢
可以提撥到「財務自由帳戶」,
為自己的第一桶金
做累積與理財、活化的準備!
這樣記帳、存錢,
讓你變成有錢人!
在編列自己的六個帳戶之前,
我先乖乖的記帳了三個月,
不僅自己記錄,
我還要求爸媽也記錄他們的花費,
這樣我才能清楚
他們生活所需的金額。
他們很配合,
乖乖的記錄了三個月,
所以我將自己和
爸媽的花費項目和
各分類的比重重新調整,
每個月依照預算
做收入和支出的配置,
轉眼間居然也過了五年。
善用「子帳戶」功能,
把收入分成 6 份吧!
看到這裡,
你一定很驚訝到底要如何
將收入分成六個帳戶吧?
知名部落客-富朋友提倡
「六個罐子理財法」,
我個人則是善用 HSBC (匯豐)
Direct 帳戶的子帳戶功能,
將六個帳戶分門別類做分配
(從帳戶移動資金
到各子帳戶不需要手續費)。
至於記帳的方式,
我用「刪去法」。
例如:本月的「生活支出帳戶」
假如是 2萬5 ,
我會用筆記本
記錄今天花了甚麼錢,
本月還剩下多少預算,
依照本月剩餘的天數
是不是還夠撐到月底?
邊學習、邊旅遊
還能持續賺錢呢!
當然,「休閒娛樂帳戶」
也是同樣的方式,
所以我現在平均每兩周去按摩、
SPA 一次,把家裡的陽台
布置成我喜歡的休憩空間,
這個月開始每星期五起
我要去學插花,
下個月要去泰國玩
(沒辦法,我太愛泰國了!)
花太多有罪惡感?一點也不!
我有「財務自由帳戶 」幫我賺錢,
還有「長期儲蓄帳戶 」
幫我把五月報稅的稅費
和七月要繳的保費都準備好了!
我用「教育訓練帳戶」
每個月買 6-10 本想看的書,
可以去上我喜歡的
身心靈療癒的課。
還有「 貢獻付出帳戶」
讓我可以貢獻給我關心的族群。
這個方法好棒!
花錢出去玩也沒有罪惡感了耶><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