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你是否曾給自己許下 成功存錢 的願望 ?
農曆新年,家家戶戶有各自的習俗,
有人習慣打麻將玩通宵,
有人吃吃喝喝後狂睡一整天。
平民理財作家典馥眉的新年習俗卻很不一樣,
她喜歡和知心好友相聚,
每人手上拿著一張明信片,
各自低頭寫下10個新年願望,
且其中兩個願望必須與存錢有關,許完願後,
大家用手機拍照,把這份新年許願清單存進手機裡,
在未來的一年相互追蹤、勉勵。
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網站指出,
當心中有夢想決定去做,成功機率是20%;
如果把夢想告訴別人,成功機率是65%;
設定夢想達成時間,
並向那個知道你要去做的人回報進度,
成功機率飆高到95%。
典馥眉利用的就是這種把夢想
昭告天下的「宣告」力量,
讓她年年達成存錢目標...
但是,除了許願
沒有更實際的方法 可以幫助自己嗎 ?
(贊助商連結...)
然而,許願1萬次,不如行動 1次。
台中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暨
偉康物業副董事長馮志能建議,
行動可以從整理去年一整年的收入與支出狀況開始,
再依據「美國存款周」(America Saves Week)
倡導的存錢三部曲進行
── 設目標、做計畫、自動存,
然後每個月對消費、儲蓄做追蹤與檢討,
就能讓行動具體化。
歸納以上建議,做好以下 5個聚財氣行動,
你一定可以在2015年與錢為伍!
你去年賺多少?存多少?又增加多少負債?
相信很多人無法具體回答這幾個問題,
而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無法存錢的最大原因:
「對錢無感!」
《富朋友理財筆記》部落格版主艾爾文強調:
「想要增加財富,就要先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而且越清楚越好。這就好像開車攤開地圖,
你總要知道現在的位置在哪裡,才能朝目的前進。」
現在,拿出你的銀行存摺、證券戶存摺、
儲蓄險保單、信用卡帳單……
並填寫以下這張表格,只要10分鐘,
就可以算出自己目前的身價,
等於標示出自己所在的財富地圖位置。
有了存錢的覺醒、並盤點出個人身價後,
艾爾文建議,接下來要列出未來3~10年
你最想做的事情,依照輕重緩急排出優先順序,
並且把每件想做的事情依照所需要的資金、
時間等具體量化,例如想出國留學,
就要確切列出遊學時間、學費、生活費等數字。
台北商業大學企管系講師暨CFP麥瑋玲建議,
有卡債的要優先還清卡債,
而月光族可以把緊急備用金當成第1個存錢目標。
緊急備用金的金額則因人而異,
通常是3~6個月生活費,假設每月基本生活費2萬元,
那麼至少要先存到6萬元。
掌握自己身價,並訂出具體的存錢目標後,
兩個相減,就是現實與夢想的距離,
也就是你必須透過開源節流,急起直追的存錢動力。
舉例來說,歐洲旅行1個月的旅費要20萬元,
但是你的存款卻是零。
要在1年內存到20萬元,對小資族來說並不容易,
可以把這個夢想兌現的時間拉長,
從今年一定要去,變成後年起程,
2年存20萬元相對容易些。
算出20萬元的存錢目標後,
麥瑋玲建議要把總存款目標分散到每月,逐月達成。
例如2年要存20萬元,1年必須存10萬元,
等於每月要存8333元,這個數字出來後,
你就會知道每個月薪水扣掉8333元後,
才是可以花的生活費。
然後再根據食、衣、住、行、育、樂、保費等
各項固定支出,分別列出每筆預算,
「有了計畫,花錢才不會亂,就像有一把尺,
告訴自己底限在哪,不要越界,
就不容易打亂存錢計畫。」
算出每月存款金額後,最好找一個工具,
自動幫你存錢,才能有紀律的執行計畫。
例如到銀行辦理零存整付、定期定額買基金或零股、
購買6年期儲蓄險等。
當然,你也可以在領薪日當天,
自己「手動」把每月要儲蓄的金額,
轉帳到另一個沒有提款卡的帳戶,
透過看不到、領錢麻煩等機制,
達到強迫儲蓄的效果。
訂出每月生活費的預算後,
你可以採用周薪管理法或紅包管理法,
在預算內做各項生活支出。
當然,一開始免不了要記帳,才能知道有沒有超支。
麥瑋玲強調,預算只是概念,
最好透過記帳來修正消費行為,或是調整預算,
才能讓自己在最舒服,又不影響生活品質的前提下,
開心的存到錢。
因此,她建議分項記帳,並訂出每周消費檢討日,
1個月後再把實際花費與當初設定的各項預算相互對照,
從中找出差距最大的支出,做檢討與改進。
「一次只針對一個消費行為來改變,循序漸進,
才不會因為省得太痛苦,而中途放棄存錢計畫。」
更多內容請參考 最新一期《Money錢》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非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