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章來源:Money錢
沒錯!股海也有包租公
全球低利環境見不到反轉跡象
如今國內定存利率降到 1.2 %
把錢放在銀行,錢只會越來越不值錢
此時,有一群人
趁存款與存股的利差擴大之際
開始在低檔進場買股
坐領股息之外,也等待股市回升
他們是另類的股海包租公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
(贊助商連結)
溫國信靠 股票收租 年賺 15 %
台股自去年 4 月萬點溜滑梯
目前指數在 8 千點左右
就在市場悲觀氣氛瀰漫之際
卻有另一群人在股市默默攢錢、存錢
甚至從銀行搬錢、借錢,瞄準好股,越跌、他們越買!
這群人,叫做「價值投資人」
和一般投資人看好成長、越熱門越買的投資邏輯不同
價值投資人秉持「人多的地方不去」
不頻繁進出股市、不追漲
只有當股價來到 設定的合理價、便宜價
他們才會 開始動作
好處是:好股股價落難時
通常公司本身還是賺錢,有意願也有能力配息
且現金殖利率高(因為股價低)
經過一段時間後,景氣開始緩步回升
股價會隨著獲利腳步而攀升
價值型投資人會一直等到殖利率低了、股價變貴了
才考慮賣出。長抱幾年下來
既可賺股息又可賺價差
率先提出「存股滾雪球」觀念的理財投資作家溫國信
就是道道地地的價值型投資人
這幾年幾乎都維持 15 % 以上的年報酬率
其中包含股息報酬逾 6 %,比定存多 3 倍
更重要的是,大小股災對他不但沒有影響
還成為他逢低買進的好時機
提倡存股 成為股市顯學
友人曾經打趣地告訴溫國信:
「自從你提出用現金股利 20 倍算合理價的方法後
,不少定存股都來到這個價位,不太動了。」
所謂的股價不動
在股市大漲時也許讓人興奮不起來
但是在近一年股市從萬點高檔下殺以來
「不動」卻變成一種難得的保護機制!
以投資人熟知的定存股中華電(2412)為例
去年股市在萬點高峰時,股價是 99.7 元
今年元月中旬股市失守 8 千點關卡
股價還是在百元附近不動(1 月 15 日收盤價 101 元)
有趣的是,近 5 年中華電現金股利平均約 5 元
20 倍股息的股價合理價正是百元
溫國信提出的存股術
儼然已成股市另類收租族的顯學!
其實,溫國信這位投資高手大半輩子的身分是公務員
去年中才從國營事業的經理職位「下崗」
正式加入退休族行列
現在的生活過得輕鬆,也過得充實
輕鬆的是,多了許多自己的時間
充實的是,在筆耕之餘
也成為各類投資理財講堂、社團、社區大學的講師
去年 7 月還用自己的名字成立了企管顧問社
退休後的溫國信
大力推廣 巴菲特 這類 價值型投資觀念
從國營事業「提早 3 年」退休
溫國信的目的很清楚
就是為了多花些時間在自己的興趣上
而推廣巴菲特這類價值型投資觀念
正是他的興趣與熱情所在
價值投資不是賭
是投資的正途
「儒家觀念保守,
談錢就是俗、玩股就是賭,
這是對投資的誤解。」
戴著眼鏡、談吐透出溫儒氣息
但已逾耳順之年的溫國信
一談起投資,眼神立即亮了起來
他解釋,多數投資人不是學價值投資法
喜歡短線、刺激,投顧老師也常靠「漲停板」吸引會員
像他這樣的價值投資很難吸引人
不過他深信「價值投資不是賭,是投資的正途」
爛環境買股
邊領股息邊等股價回升
從投資素人到達人
溫國信回憶投資生涯,早期其實並不順遂
民國 80 年買進生平第1張股票「中國力霸」
3 個月後賠錢出場,之後投資共同基金,苦抱 8 年
卻換來慘賠 6 成的命運,「不但賠錢,還賠很大」
讓他痛下決心
回頭認真鑽研成功投資者的方法
了解「價值投資法」的原理
開啟 穩健獲利 之路
這期間,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所有著作
、巴菲特的老師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的
《有價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以及其他相關的投資書籍
他都一一熟讀
直到弄懂「價值投資法」的原理
才終於找到了股海的明燈,開啟穩健獲利之路
價值投資是溫國信這 10 多年來投資的主軸
先將獲利、配息穩健且股價波動不大的績優股
列入庫存觀察名單
再以簡單的股息殖利率(= 現金股利 ÷ 股價)方法
計算出各檔股票的合理價、便宜價、昂貴價
等待股價來到便宜價再出手
邊領股息邊等待股價回升的價差
獲利資金再投入,像滾雪球般累積投資部位
此時正是 長抱存股 的好時機
從 2011 年初出版第 1 本書開始
讀者反應熱烈,之後又陸續出版數本存股著作
今年 2 月溫國信第 5 本著作
《我買雪球股,熊出沒照賺 87 %》問世
適逢全球股市又一波修正
加上台灣央行去年底甫宣布降息半碼
低利率環境加上股價修正(股票的現金股息殖利率提高)
溫國信認為,此時正是逢低尋求可以長抱存股的好時機
存股賺股息+價差 年報酬15%
從自己的經驗出發
他建議投資人可以設定每年平均約 15 % 的報酬率
在股價打折、跳樓拍賣時買進
一邊領股息,一邊等待股價回到合理價以上賺價差
舉例來說,獲利與配息穩定的 A 公司
合理股價可設定為過去 5 年平均股息的 20 倍,當股價打 8 折
也就是來到便宜價(5 年平均股息的 16 倍)時買進
此時的股息殖利率約 6.25 %
如果 3 年後股價回到合理價
價差加上這 3 年以來的股息合計報酬率為 43.75 %
相當每年有近 15 %的報酬
溫國信的眾多讀者中
就有不少人在過去幾年輕鬆達到這個目標
他舉例,有位女士在民國 100 年新保(9925)24 元
、福懋(1434)28 元、遠傳(4904)42 元的時候買進
長抱 4 年,股價分別上漲到 41 元、35 元、75 元
加上 4 年的股利,獲利高達 87 %,平均每年賺約 22 % !
設定目標後 就是 切實執行
千萬不要想一步登天
溫國信指出
投資人千萬不要想一步登天
期待動輒翻倍的不切實際獲利率
設定年報酬 15 %的目標後
有些年表現可能好一些,有些年差一點
但反正設定目標後就是切實執行
好處是不會亂操作股票
像是不會在宏達電(2498)漲到 1300 元時羨慕不已,做錯決定
(贊助商連結)
「散戶資金不多,傳產好股足夠一般投資人買了,
不用太貪心,只要專注在有把握的範圍即可。」
溫國信解釋,這並非代表電子股都不好
像台積電(2330)是全球半導體代工老大
、毛利率 40 % 以上、ROE 超過 3 成
怎麼看都是好公司
但還是不鼓勵買,因為和其他股票相比
台積電目前股價約 140 元
以現金股利 4 元推估,殖利率連 3 % 都不到
「資金效率不好」
除非股價回到 60、70 元,才夠便宜值得買。
了解價值投資法
你也可以成為股海包租公!
溫國信小檔案
出生:1954 年
學歷:成功大學統計系
經歷:公營企業稽核主管、桃園縣成功大學校友會創會理事
、財務顧問師聯誼會第 4 屆會長
現職:專職投資人
想知道更多存股獲利的方法嗎?
推薦這本《我買雪球股,熊出沒照賺 87 %》給你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加入Line好友,即時追蹤更多理財好文!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6年10月號第110期 給你
非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