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一位旅居國外多年的朋友返台遊玩,
我跟她說,台灣的小朋友超可憐,
上完白天的課,還必須繼續補習,
有的甚至要把白天的所有課,
一堂一堂再補一次(兩倍的課)。
這位ABC朋友非常訝異。
「已經這麼多年了,
『補習文化』竟然還在?」
這位ABC朋友說:
「難道你們這些從小被補習班
『補到大』的孩子,
長大後不會改變嗎?」
也對。
奇怪。
是因為小時候補習補「習慣」了,
長大改不掉這個壞習慣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孩子為了「競爭」,被迫「補習」
這時候,剛好在校門口看到一個媽媽。
我們很難不注意到她,因為她剛剛接到的孩子,
正在哭,那哭的樣子非常哀淒,
所有來接孩子的媽媽都望向那個孩子,
想知道她為了什麼事哭得這麼傷心呢。
「媽媽,我不想上英文班……。」
哦,這個孩子口中的英文班,
就是我才剛剛和ABC朋友提到的補習班。
「孩子,」那個媽媽拍拍孩子的頭:
「加油,你一定做得到的。」
孩子真辛苦,為了趕上競爭,只好補習。
補習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父母?
但她顯然很不喜歡英文班,
她一直哭一直哭,媽媽怎麼鼓勵,
她還是哭,賴著不走。
那個媽媽很無奈。
「好,」那個媽媽突然說:
「你既然這麼不喜歡上英文,那……。」
孩子突然不哭了,
睜大一雙充滿希望的眼神看著她媽咪。
「那,」媽媽繼續說:
「你改上『數學』好了,好不好?」
哈哈,我心裡大笑起來,
果然是補習父母,不補英文,
還是得補數學,一定非得補一樣東西不可。
為了自由,
讓「補習」犧牲了孩子的「自由」
不過,接下來那個媽媽所說的話,
卻讓我著實嚇了一跳
「你不補英文,就必須補數學,」
媽媽繼續補充:「你不補數學,
就必須去上課後班,
反正,你一定要選一個班去上,
上到七點才准回家!
不然你一回到家,我就很煩,
不能睡覺,不能出去,
不能下午茶,不能自由自在……
所以,你一定要選一個班去!」
搞了半天,原來這個媽媽堅持的,
並不是讓孩子學習,而是為了她自己。
為了她自己「自由」。
父母造就了「補習世代」,
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陪葬品
這是蠻有趣的一次對話,
或許解開了部份為何「補習父母」的下一代
仍然是「補習兒童」,而且愈補愈嚴重。
這個被補習欺壓的世代,
以為自己畢業後就「自由了」,
沒想到,當了父母,又得面對孩子,
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不好玩,
那不應該再重來一次,
所以這些父母不想再去參與孩子的一切,
想要多一點自己的時間。
想要自由時間,最簡單的方式,
就是把孩子關在補習班,
最好是永遠不要回家!
從小「補」到大的父母,因為渴望自由,
反而讓小孩補習更嚴重。
雖然這絕對不是補習全部的原因,
卻是父母們最「不想承認」的原因!
本文由 Mr.6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 / jenny_hs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