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 102姓「堂號、堂聯」大全,是客家人就傳遞下去...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6-11-30 15:22
  • 更新:2018-07-17 15:01

客家 102姓「堂號、堂聯」大全,是客家人就傳遞下去...

(圖/shutterstock)

 

客家堂號是指客家姓氏祠堂、

堂家大屋祖公堂的不同的專有名號。

 

堂號有兩種類型,

一是地望堂號,

即以姓氏的發祥地郡號為堂號;

二是掌故堂號,

即以祖先的功名、道德文章為堂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堂號」表達出客家人

不忘祖先、弘揚祖德的情感

以「地望」為堂號者,

由於多個姓氏同出於一個郡地,

故有多個姓氏同一堂號,

如廣東梅州地區李、董、彭氏為隴西堂;

陳、鐘、馮、賴、韓氏為潁川堂;

吳、甘、高、童、歐陽氏為渤海堂等。

 

與此同時,

一個姓氏亦有多個堂號,

如楊氏有弘農堂、天水堂、棲霞堂、

四知堂、關西堂、紹德堂等。

弘農是楊氏的總堂號,

其餘為支系的地望堂號或掌故堂號。

也有少數以吉祥物象為堂號者。

堂號是該姓氏遷徙、繁衍發展的記錄。

 

客家人由於注重崇先報恩,尊祖敬宗,

所以特別重視修譜牒、建祠堂、祭祖先,

而祠堂的堂號、堂聯

表達了客家人思念祖先,

弘揚祖德的情感。

 

 

 

堂號作為祠堂的名號,

是某姓的標誌,

取名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取自祖先的發祥地、望出地;

還有一種是為紀念祖先的官銜、勳績、德行。

由此可以看出,

堂號代表著族源和血統、歷史和榮譽。

 

堂聯採用中國的對聯形式,

對仗工整,特點鮮明,

一般都有「家聲」,「世澤」等專用語,

而且大部分強調祖先功業和祖居地名。

 

中原地區,特別是河洛一帶

是歷次南遷的大多數客家先民的祖居之地,

史不絕書的記載和諸多的遺跡,

從不同角度幾乎都能證明這一點,

而堂號和堂聯則是最為有力、

最為直接的證據。

 

客家學學者鄧迅之先生

在《客家源流研究》一書中指出:

「客家每姓必有堂號,

此種又稱為郡號、地望的,

多半是河南地方之名,……

這表示客家人縱使飄洋萬里,

仍然記祖,不忘中原故鄉。」

事實的確如此,

客家堂號、堂聯清楚地指出了客家的來源,

證明客家確實源於中原。

 

 

 

 

 

客家人的堂號、堂聯大全!

趙姓堂號:天水堂,郡望:天水郡

堂聯:一琴世澤,半部家聲。

孫姓堂號:映雪堂, 郡望:太原郡

堂聯:山西源流,江東開國。

李姓堂號:隴西堂,郡望:隴西郡

堂聯:登龍世澤,射虎家聲。

周姓堂號:愛蓮堂,郡望:汝南郡

堂聯:汝州世澤,細柳家聲。

吳姓堂號:三讓堂,郡望:延陵郡

堂聯:平治世澤,至德家聲。

鄭姓堂號:滎陽堂,郡望:滎陽郡

堂聯:尚書世澤,通德家聲。

王姓堂號:太原堂, 郡望:太原郡

堂聯:三槐世澤,兩晉家聲。

馮姓堂號:大樹堂,郡望:始平郡

堂聯:將軍世澤,天官家聲。

陳姓堂號:德星堂,郡望:穎川郡

堂聯:穎川世澤,太丘家聲。

蔣姓堂號:樂安堂,郡望:樂安郡

堂聯:三徑世澤,九侯家聲。

 

 

沈姓堂號:吳興堂,郡望:吳興郡

堂聯:八詠世澤,四韻家聲。

楊姓堂號:四知堂, 郡望:弘農郡

堂聯:五貴四澤,三鱣家聲。

朱姓堂號:紫陽堂, 郡望:沛郡

堂聯:鵝湖世澤,鹿洞家聲。

秦姓堂號:天水堂, 郡望:天水郡

堂聯:奉獻世澤,賜福家聲。

許姓堂號:高陽堂,郡望:高陽郡

堂聯:忠孝世澤,節義家聲。

何姓堂號:三高堂, 郡望:廬江郡

堂聯:廬江世澤,學海家聲。

呂姓堂號:道德堂, 郡望:河東郡

堂聯:五祖世澤,八仙家聲。

張姓堂號:清河堂, 郡望:清河郡

堂聯:九居世澤,百忍家聲。

孔姓堂號:至聖堂,郡望:魯郡

堂聯:東山世澤,北海家聲。

曹姓堂號:譙縣堂, 郡望:譙郡

堂聯:相王世澤,才子家聲。

 

 

嚴姓堂號:富春堂, 郡望:天水郡

堂聯:耕山世澤,釣水家聲。

魏姓堂號:鉅鹿堂, 郡望:鉅鹿郡

堂聯:鶴山世澤,虎觀家聲。

陶姓堂號:愛菊堂, 郡望:濟陽郡

堂聯:百梅世澤,五柳家聲。

姜姓堂號:渭水堂, 郡望:天水郡

堂聯:友愛世澤,至孝家聲。

謝姓堂號:東山堂, 郡望:陳留郡

堂聯:芝蘭世澤,寶樹家聲。

鄒姓堂號:范陽堂, 郡望:范陽郡

堂聯:賓賢世澤,德逸家聲。

蘇姓堂號:五風堂, 郡望:扶風郡

堂聯:北海世澤,南天家聲。

潘姓堂號:花果堂, 郡望:滎陽郡

堂聯:錦懷世澤,美儀家聲。

葛姓堂號:抱朴堂, 郡望:頓丘郡

堂聯:稚川世澤,傳治家聲。

範姓堂號:萬笏堂, 郡望:高平郡

堂聯:義田世澤,墨帳家聲。

 

彭姓堂號:述古堂, 郡望:宜春郡

堂聯:宜春望族,高陽衍慶。

魯姓堂號:三異堂, 郡望:扶風郡

堂聯:扶風世澤,中牟家聲。

韋姓堂號:一經堂, 郡望:京兆郡

堂聯:詩書世澤,天國家聲。

馬姓堂號:伏波堂,郡望:扶風郡

堂聯:銅柱世澤,絳帳家聲。

方姓堂號:河南堂, 郡望:河南郡

堂聯:三邑世澤,六桂家聲。

任姓堂號:九真堂, 郡望:東安郡

堂聯:西苑世澤,南海家聲。

袁姓堂號:臥雪堂, 郡望:汝南郡

堂聯:清廉世澤,惠政家聲。

柳姓堂號:河東堂, 郡望:河東郡

堂聯:文宗世澤,筆正家聲。

史姓堂號:孝友堂, 郡望:京兆郡

堂聯:溧陽世澤,京兆家聲。

唐姓堂號:桐葉堂, 郡望:晉昌郡

堂聯:梧圭世澤,蓂楷家聲。

 

 

薛姓堂號:三風堂,郡望:河東郡

堂聯:河東世澤,江南衍慶。

雷姓堂號:信義堂,郡望:豫章郡

堂聯:孝廉世澤,膠膝家聲。

賀姓堂號:詩文堂,郡望:會稽郡

堂聯:儒宗世澤,學仕家聲。

倪姓堂號:千乘堂,郡望:千乘郡

堂聯:鋤經世澤,教孝家聲。

湯姓堂號:執中堂,郡望:臨川郡

堂聯:中山世澤,臨川家聲。

羅姓堂號:匡正堂,郡望:豫章郡

堂聯:宣城世澤,豫章家聲。

郝姓堂號:曬腹堂,郡望:太原郡

堂聯:成湯世澤,太原家聲。

常姓堂號:忠武堂

堂聯:懷遠世澤,開平家聲。

於姓堂號:寬平堂,郡望:東海郡

堂聯:東海世澤,西侯家聲。

傅姓堂號:雙鳳堂,郡望:北地郡

堂聯:二邑世澤,三德家聲。

 

康姓堂號:三省堂

堂聯:明經世澤,霸廉家聲。

餘姓堂號:風采堂

堂聯:新安世澤,下邳家聲。

卜姓堂號:西河堂

堂聯:大夫世澤,御史家聲。

顧姓堂號:孝親堂,郡望:武陵郡

堂聯:武陵世澤,文獻家聲。

孟姓堂號:亞聖堂

堂聯:七篇世澤,四書家聲。

平姓堂號:文泉堂

堂聯:明經丞相,博洽中書。

黃姓堂號:孝友堂,郡望:江夏郡

堂聯:徽流江夏,景煥陽春。

江夏世澤,穎川家聲。

肖姓堂號:芳遠堂

堂聯:興漢世澤,輔政家聲。

姚姓堂號:吳興堂,郡望:吳興郡

堂聯:桐城世澤,梁國家聲。

邵姓堂號:康節堂

堂聯:甘棠世澤,皇極家聲。

 

汪姓堂號:平陽堂,郡望:平陽郡

堂聯:歙州世澤,越國家聲。

毛姓堂號:脫穎堂

堂聯:片言世澤,九鼎家聲。

米姓堂號:寶晉堂

堂聯:西域世澤,南宮家聲。

成姓堂號:上谷堂,郡望:上谷郡

堂聯:惟善世澤,詩書家聲。

戴姓堂號:譙國堂,郡望:譙國郡

堂聯:解經世澤,敘禮家聲。

宋姓堂號:雍睦堂,郡望:京兆郡

堂聯:尚書世澤,景文家聲。

紀姓堂號:善射堂,郡望:平陽郡

堂聯:穿楊世澤,貫蝨家聲。

董姓堂號:臥虎堂

堂聯:儒宗世澤,良史家聲。

梁姓堂號:安定堂,郡望:安定居

堂聯:三清世澤,七序家聲。

杜姓堂號:寶田堂

堂聯:忠孝世澤,經史家聲。

 

 

季姓堂號:一諾堂,郡望:渤海郡

堂聯:荊楚世澤,關中家聲。

郭姓堂號:汾陽堂,郡望:太原郡

堂聯:太原世澤,虢國家聲。

林姓堂號:西河堂,郡望:西河郡

堂聯:九龍世澤,雙桂家聲。

鐘姓堂號:潁川堂

堂聯:晉賢世澤,楚邑家聲。

徐姓堂號:東海堂,郡望:東海郡

堂聯:南州世澤,東海家聲。

邱姓堂號:長春堂,郡望:河南郡

堂聯:龍門世澤,仙山家聲。

高姓堂號:渤海堂,郡望:渤海郡

堂聯:常山世澤,邊塞家聲。

夏姓堂號:敦仁堂,郡望:會稽郡

堂聯:尚忠世澤,至孝家聲。

田姓堂號:紫荊堂,郡望:雁門郡

堂聯:雁門世澤,麟趾家聲。

胡姓堂號:安定堂,郡望:安定郡

堂聯:麗霞世澤,相賢家聲。

 

萬姓堂號:扶風堂,郡望:扶風郡

堂聯:成鄉世澤,槐裡家聲。

管姓堂號:晉陽堂

堂聯:鋤金世澤,煮海家聲。

盧姓堂號:旗羲堂,郡望:范陽郡

堂聯:范陽世澤,涿郡家聲。

石姓堂號:三典堂

堂聯:萬石世澤,八公家聲。

崔姓堂號:三戟堂,郡望:清河搏陵

堂聯:五原世澤,四皓家聲。

龔姓堂號:渤海堂,郡望:武陵郡

堂聯:荊楚世澤,渤海家聲。

炎帝啟姓,望出武陵。

程姓堂號:培善堂,郡望:廣平郡

堂聯:懷仁世澤,彝德家聲。

陸姓堂號:河南堂,郡望:河南郡

堂聯:雲間世澤,洛邑家聲。

段姓堂號:忠烈堂,郡望:武威郡

堂聯:汧陽世澤,丹笏家聲。

侯姓堂號:上谷堂,郡望:上谷郡

堂聯:詩書門第,騎射家聲。

 

 

 

符姓堂號:繩武堂 郡望:瑯琊郡

堂聯:樂施世澤,騎射家聲。

劉姓堂號:傳經堂,郡望:彭城郡

堂聯:彭城世澤,黎閣家聲。

黎姓堂號:京兆堂,郡望:京兆郡

堂聯:西川世澤,北宋家聲。

步姓堂號:紫金堂,郡望:平陽郡

堂聯:東國名賢,西陵遺愛。

沙姓堂號:志頤堂,郡望:汝南郡

堂聯:汝南世澤,蘇北家聲。

蒲姓堂號:綽然堂,郡望:河東郡

堂聯:柳泉世澤,聊齋家聲。

賴姓堂號:西川堂,郡望:西川郡

堂聯:鄢陵世澤,松陽家聲。

廖姓堂號:汝南堂

堂聯:襄陽世澤,蜀漢家聲。

文姓堂號:廬江堂,郡望:雁門郡

堂聯:成都興教,蜀郡流芳。

諸葛姓堂號:臥龍堂 ,郡望:瑯琊郡 

堂聯:南陽世澤,西蜀家聲。

 

關姓堂號:武聖堂,郡望:隴西郡

堂聯:忠勇世澤,仁義家聲。

曾姓堂號:三省堂,郡望:魯郡

堂聯:武城世澤,魯國家聲。

 

 

 

客家人的 節慶與婚姻

客家人的習俗大致上

包括全國性的傳統歲序節俗,

地方性崇拜、禮節等。

 

主要節日:

1.春節:有拜年,游樂活動等,是最隆重的節日。

2.立春:即交春。

3.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

元宵節吃元宵,玩燈,賞燈,猜燈謎。

4.二月二:開正節。

5.清明:客家掃墓習俗多從春分開始,

清明達到高潮。

6.端午:客家普遍稱為五月節。

節日主要內容是吃粽子,雄黃酒,龍舟賽。

7.七月節:也即鬼節。

8.中秋:民間通稱八月節。

吃月餅,賞月等風俗大體各地相同。

9.重陽節:客家人叫「九月節」。

10.冬至:客家人有「冬大過年」之說。

上為客家一年中主要節日。

 

 

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

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

客家人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

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系是一種「嫁娶婚」,

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客家人的婚喪禮俗,

都遵照傳統家禮或習俗而進行,

雖然有許多觀念不再那麼保守的人,

開始為這些繁雜事項進行改革,

動作卻不敢太大,

因為兩件被視為人生重要的事,

在上了年紀的人之心目中,

絕對不容許有任何草率的行為發生。

 

客家婚禮中的步驟,

都不可輕易馬虎!

如婚禮中的講起、偷看、合婚、

過定、圓聘、迎娶、謝媒、回門....

都有一定的步驟,不能輕易跳過迴避。

以「過定」來說,

男方要準備的東西不少,

除了依女方要求的聘金之外,

還要有金器

(如金戒指、耳環、金項鍊、金手鐲)、

備辦壽金、禮炮、糖果、米糕、

冬瓜、茶燭之蔬盒,

依女方要求的禮餅,與六個紅儀。

 

 

 

 

苗栗客家習俗:炸龍遊街

元宵節舞龍

是苗栗客家地區主要民俗活動之一,

龍隊拜訪莊頭伙房討吉利、祝吉祥,

家戶都會包個紅包致謝,

傳統上,炸龍鞭炮愈旺盛,

新的一年運勢更旺,

過去不少客家伙房、

莊頭收到龍隊拜帖後,

習慣合包一個大紅包,

包下龍隊最後一夜到莊頭演出,

挑戰全莊的火力,

直到彈盡援絕為止,

舞龍經最後一夜的奮戰後,

隔天就要火化,正式除役了。

 

(文章來源)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