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人與人初次見面,第一印象很重要。
第一印象好,
即使以後出了一些差錯,
對方也因之前的好印象而不太當回事。
而如果第一印象很糟糕,
即使以後再努力表現,也無濟於事。
由於之前的壞印象太強烈,
不管如何彌補,
對方都不會對你全然接受。
在 45秒鐘以內,第一印象就形成了。
那麼,如何在這短短的瞬間接觸中,
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外在形象的吸引力
有人認為外表不重要,
那其實是自欺欺人。
心理學研究證實,
外貌的確是重要的,
美貌確實是一種財富。
但如果你不是帥哥美女,也不要灰心。
利用外在的修飾和得體的舉止,
可以彌補外貌的不足,
使你看起來有素質。
第一印象的形成主要來自於
衣著、姿態、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徵。
穿戴得體,舉止優雅,態度謙和穩重,
言語禮貌等,
可以顯著提升個人外在形象的吸引力,
以獲得他人的喜愛。
良好的形象是增進他人喜愛的籌碼。
2、利用接近性與相似性
投其所好
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
人們越相似,越能相互吸引,產生親密感。
特別是觀點、態度的相近,
不僅意味著一種支持,
還是對自己觀點正確性的一種證實,
從而增強安全感與自信心。
與他人初次見面時,
如何利用接近性與相似性來增進親密感,
形成好的第一印象?
首先,「攀親帶故」法
聲稱與對方是同鄉、校友、同學、
曾同於某地工作、共同認識某人、
曾有一段相似的經歷等,
拉近與對方心理上的空間距離,
增加接近性,增進彼此的親密感。
第二,「投其所好」法
以事先細緻觀察、收集相關信息資料等方法,
了解對方的興趣、愛好、態度和觀點,
再投其所好,迎合他的興趣點,
讓其產生志同道合之感。
第三,「模仿」法
一項心理研究發現,
人們在交談時,會無意間模仿對方的行為,
比如同時眨眼、張鼻孔、揚眉毛等。
這種無意識的模仿動作,能給人一種安心感,
可以構建友善的關係。
在與人交流時同步去模仿對方的一些面部表情、
坐姿、體態、身體朝向、手勢、語氣、語調等,
可以更容易獲得對方的認同。
第四,「身體接觸」法
一項心理實驗證實,
當人們被輕觸肩膀、手臂上部、後背等時,
會在潛意識中感到對方是一位權威長者,
油然而生一種不自覺的安全、溫暖、依靠的感覺。
在與人接觸時,
偶爾以自然的姿勢接觸對方上述的身體部位,
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親近感。
但最好是年長者對年輕人,或同性之間採用。
如果是年齡相仿的男性對女性
在見面之初就觸碰對方的身體部位,
很容易讓女方感到這是性騷擾。
3、讓對方感到你喜歡他
當告知某人被別人喜歡或仰慕時,
他們就會產生一種回報的情感。
因而在初次見面時,
要讓對方感到你喜歡他,
讓他有受重視和被尊重感,有存在感,
這樣他才會以「喜歡你」加以回報。
而剛接觸時要表現出你喜歡他,
讚美和聆聽必不可少。
讚美時注意態度誠懇,不虛情假意。
讚美也要適度,
過猶不及反而會適得其反。
比如對於男性,
普遍比較在乎能力及取得的名利,
而多數女性則比較在意容貌、穿著,
以及伴侶和孩子。
要讓別人喜歡你,還要善於聆聽。
聽懂對方的話,理解對方的感受和意圖,
方能獲得對方的喜愛。
4、展現誠實的品性
在人的個性特質中,
最令人嫌棄的是自私、虛偽,
而最具有人緣的是利他和真誠。
在與人接觸時,自我炫耀、誇大事實,
往往招人厭惡,
而誠實穩重,實事求是,信守承諾,
則是彌足珍貴的品質。
適當犯一些小錯誤,
或暴露一些小缺點,
反而會拉近與他人之間的距離,
完美無缺給人的感覺總是不真實的,
人們對此往往敬而遠之或敬而仰之。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
只有真誠的對待他人,
才能增進他人的喜愛。
【享下班】粉絲團
立志成為 上班族的好朋友!
陪你度過每一個 辛苦(難熬)的工作時光~
上班前的543,下班後的幸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