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大學的時候我愛玩,
大二的時候有次看學校演出,
看見一個個彈吉他的男生邊唱邊彈,
他們甚至還組織起了樂隊。
那時候我就覺得,會彈吉他真的是太帥了。
剛好演出結束的時候有報名,
我就興沖沖地參加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懷抱偉大熱忱,成果豐碩...
那時候是一個大教室,
老師是當時市裡面有名的吉他老師,
甚至當年水木年華來市裡面演出,
老師還給他們伴奏了。
可是,一個禮拜只有一節課,
而且是四五十個人一起上,雖然老師好,
可也沒法每個人都指導。
具體你能夠練到什麼程度,
就是要看各自的悟性以及勤奮程度了。
講真,剛開始前幾個禮拜,
我還天天興致勃勃地在寢室裡面瞎彈。
第一首會彈的是《小星星》,
那天可把我給樂壞了,一個下午也不知道彈了多少遍。
但遇到瓶頸之後...
可是課程上到後面,越來越難,
我也越來越跟不上,怎麼彈都覺得不順手,
一回到寢室不自覺地就想攤著,
一個學期課程結束,
我甚至連一開始彈得那首《小星星》也是越來越不熟練了。
後來,那把吉他跟隨我回到家,
放在我房間裡,我卻始終都沒打開過它。
我媽媽每次都笑著跟我說:
「你不是學了吉他麼,怎麼不彈給我聽聽。」
我當時一聽這話,心裡面不知道為何就臉紅,
其實那時候的我,已經很久沒有碰過吉他了,
估計連基本的指法都不會了。
一個小愛好,我只是開了個頭,
短暫地過了個場,
開幕沒有多久,
隨後我就離了場,到了最後,
這個愛好卻也只能夠塵封在角落,
偶爾讓我緬懷一下,
不知為何,卻找不到任何其他的意義了。
和我完全不一樣的是一位我的學長。
那時候他和我是一起報名參加的。
兩個人一起都是跟著老師學,
一起學會了彈《小星星》,
只是《小星星》之後我們兩個的軌跡卻完全不一樣了。
我越來越差,而學長,越來越好。
我一直都是停留於基本的《小星星》階段,
甚至還不斷倒退,當時的想法就是,
我又不靠這個吃飯,
想學就學,想不學就不學,我自己高興就行。
久而久之,差距逐漸拉大...
學長反倒是每天都回去練習好久,
慢慢地就學會了《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丁香花》啊這類流行歌曲,
隨後還越學越深,彈得越來越流暢,
就是上課的時候老師都點名誇讚了。
「學長,你這麼彈,手不疼啊。」說真的,
彈吉他按得還挺用力,每彈一次吉他,
我都覺得手好疼。
「一開始疼,後來慢慢就習慣了,彈多了就好了。」
我當時聽到這話,說真的我就是一愣。
其實,我也是想要學好吉他的,
可是越是到後面,越是力不從心,
追根究柢,
不過是我怕苦怕累,不願吃苦罷了。
只是,
這世界上哪一件事情,不是這般?
初入美好,過程痛苦,結局光明呢?
學長後來還是跟著老師深入學習吉他,
畢業前夕,
他已經能夠教小學生們彈吉他了,
一開始一小時50塊錢,後來因為水平好,
價錢也是越漲越高,畢業的時候,
已經一個小時兩百了。
學習的過程自然是痛苦而難受的,
只是,技能的獲得,
讓我面對這個世界,一下子有了充足的勇氣,
學長畢業之後,
回到家鄉做了一名機械設計工程師,
據說平時沒工作的時候,
還是會教教孩子們彈吉他。
一直到我前兩天和學長聊天。
我這才發現學長的人生,
似乎又是轉了一個彎。
眼前的這一切,只是因為,
我在系統地學習一樣新的事物,
讓它成為我讓這世界對我開出第二張特殊通行證的關鍵鑰匙。
我突然之間就明白了學習的意義。
只不過是當我發現,
一條路總不通的時候,還能夠轉過頭去,
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選擇。
而不是一條死路走到底,發現走不通了,
只能夠一遍流著血淚,一遍拚命地往一旁撞,
然後頭破血流,發現還是比別人慢。
我能夠自然而然只是因為喜歡就去做現在的工作,
而不是因為賺錢,
因為平時我也可以做家教,也可以賺錢。
我在一步一步地往前前行,
一點一點地塑造一個新的自己。
當你很強的時候,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我突然之間就明白了,
因為,在你變強的過程之中,
你強上一分,世界就給你打開一條新的道路。
你越強,選擇越多,這個時候,
不再是生活掌控著你為著柴米油鹽而奮鬥,
而是你掌控著生活,
此時此刻的你,
才是真正擁有了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