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只看排名,可能出賣自己的人生!知道自己想學什麼,才更有意義,別被「排名」牽著鼻子走...

學與業 - 謝宇程

學與業 - 謝宇程

  • 2016-09-06 17:11
  • 更新:2016-09-07 08:51

出國留學只看排名,可能出賣自己的人生!知道自己想學什麼,才更有意義,別被「排名」牽著鼻子走...

(圖/shutterstock)

 

作者:謝宇程

 

每年年初,

大量優秀年輕學子

開始向國外名校投遞留學申請,

在七年前,

我也是其中之一。

 

上星期,

一位比我年輕好幾歲的朋友

和我見面聊天,

談他現在的迷惘:

借六百萬出國拿碩士學位,

是否值得?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這位當事人大學畢業後,

在一間知名外商工作過兩年,

因為對公司文化不認同、心灰意懶,

於是想辭職出國留學,拼更好的人生。

 

他要申請的主要是美國大學的商學碩士 (MBA),

而且正在努力準備考 GMAT,但他心中卻很徬徨。

以下是我們的幾句對談:

「在美國讀商管碩士,

兩年學費加生活費

最少最少要六百萬(也許七百萬比較正常),

而且很少人申請得到獎學金,

你出得起學費嗎?家裡能負擔嗎?」

 

「其實我之前當然沒存那麼多錢,

我的學經歷也不算最特殊,

當然申請獎學金的希望很渺茫。

家裡也沒那麼多現金,我出國的學費,

家裡可能要和銀行借。」

 

我接著問:

「所以你如果能順利出國讀書,

在你畢業的那個時刻,

可能立刻要揹負六百萬的債務壓力 –

 一部分欠家裡,一部分欠銀行。

 

如果要還這樣的債務,

收入需要要在什麼樣的水準?

如果年收入百萬,一半拿來還債,

你(最少)還要還十二年;

你之前公司中那些有外國 MBA 學歷的同事,

他們薪資有這麼高嗎?」他搖頭。

 

 

 

「顯然,如果你背了六百萬債務,

你可能要留在美國工作,

很長時間要因為收入水準的原因

無法回台灣生活和工作。

 

而且,前提還是,

你需要任職於美國中高階以上的公司 –

 也就和你的老東家那樣的公司 –

 而且擔任收入在中等之上的職務。

 

依我的理解,

在美國這類的公司,

通常欣賞的

是強悍而富侵略性(aggressive)的人,

而你似乎不是。你之前適應不良,心灰意懶,

確定你讀了 MBA 之後,就會一切改觀?」

 

他皺眉苦笑:

「我沒說過的煩惱,都被你說出來了。

留學諮詢和補習班都沒和我聊過這些。」

「廢話,他們都要你一心一意出國留學,

才會有錢賺,怎麼可能要幫你想整個生涯的事情。

我再問你,你是為什麼決定要讀 MBA,

你又是怎麼選擇申請哪些學校?」

 

「申請 MBA 是因為…我大學讀管理,

同系的同學出國幾乎都讀了 MBA,

我以前公司的同事,也有許多人進修選擇讀 MBA。

我選擇申請,就是看主流媒體上的排名榜。」

 

我問:「別人做,我就跟著做 –

這就是你的求學邏輯,是嗎?」

他掙扎了一下,表情有點為難,回答:

「也許應該說是:別人做,我也不能輸。」

   我往後靠在椅背上看著這位朋友,陷入了思考。

 

 

 

經過這個朋友的同意,

我把我們的對話大致整理出來,

希望和更多人分享。

因為,

這個朋友是台灣幾萬有點盲目的留學生之一,

從考中學到考大學,

從選碩士班到選公司,都是同一個盲目邏輯:

別人做,我也不能輸。

 

留學很好,就和壯遊、閱讀書籍、

看國際新聞一樣好,

可以開拓視野。

 

但是盲目地留學,

甚至以幾百萬債務為代價,

以未來十幾年失去財務自由為代價,

只為了和別人一較輸贏而跟風留學,

是否值得,這就值得好好討論。

 

台灣人太愛為了拼輸贏

而賠掉人生,

台灣人的教育歷程,所有的選擇,

常常是要爭取別人都想爭取的,

而不是爭取自己想要的。

台灣人習慣透過競爭肯定自我,

很少透過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標來肯定自我 –

 這樣的現象,要到何年何月?

 

最後我問這位朋友:

「你是否有什麼真正愛好的事物?」

他想了一想,頗為肯定的回答:「音樂」。

我問:「如果你投入兩年時間,

如果你有六百萬資金,

你有沒有可能以音樂為核心發展出一個事業?」

他眼睛一亮「我沒有想過,好像值得一想。」

 

在你仿照同學與同事出國留學之前,

有沒有成本更小、可能為你的人生

帶來更大幸福的方案?

 

 

 

就算出國留學,

獨特的你、你獨特的人生,

該去什麼樣的國家留學,

 

有沒有比媒體排名表更好的依據?

也許所有現在爭取出國機會的年輕人

都可以想一想。

 

本文由  學與業壯遊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 / 吳康瑋)

 

學與業 - 謝宇程

學與業 - 謝宇程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網誌「學與業壯遊」:http://grandvoyage.weebly.com/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learning.professions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網誌「學與業壯遊」:http://grandvoyage.weebly.com/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learning.profe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