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一個創意值多少?
看看開喜烏龍茶的悲劇
就知道 別小看專業...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汙辱設計,林志賢被網友圍剿
去年景行廳男孩的林智賢因為上網找設計,
開價過低於行情,
包山包海的設計急件只願意出8000,
談不攏還上網諷刺設計師:
「設計個視覺要八萬?吃大便吧。」
而遭到網友圍剿,
甚至惱怒反擊網友「畫個龜頭當大頭照。」
後來林智賢即關閉個人臉書。
而設計的價值到底有多少?
以下的真實例子是個很好的範例和教訓...
">ettoday)
">ettoday)
紅極一時的開喜烏龍茶,怎麼消失了?
原因竟然是...
PTT上有網友問道:
「記得幾年前,開喜烏龍茶是最紅的茶飲料。
廣告也做的很大,這兩年怎麼消聲匿跡了?
有沒有人知道是怎麼回事@@?」
而網友ohmylife的這篇回應
也解答了許多人的疑惑...
原文:
這我剛好知道 XDDDDD
1991年算是台灣飲料市場的一個轉捩點,
當年開喜弄出了一個烏龍茶的產品,
但開喜陳家本身就是飲料製造商,
半點行銷的能力都沒有。
當時有個廣告人叫做葉兩傳,
因緣際會下找上了開喜陳家,
台灣的生意人普遍有個壞習慣,
就是很土只曉得做產品
不願意花錢請專業的人來弄廣告。
十幾年前廣告公司的收費方式,
是客戶下的廣告量的17.65%,
比方說客戶下了一億廣告,
就要付廣告公司1765萬,
廣告公司就負責幫客戶
發想創意、設計、執行、排媒體計畫等等等
葉兩傳當初去找陳家,
陳家覺得靠杯一年給你一千多萬很不值得,
不就是拍廣告而已嗎?
我找婚紗攝影的拍一拍,
找印刷廠隨便設計一下也是可以賣,
我幹嘛找廣告公司?
後來葉兩傳 想到一個方法去 說服客戶,
就是他不收半毛錢,
但是開喜烏龍茶的 銷售收入他要 抽10%
(詳細的比例不是很確定)
那開喜的陳家想說,
反正一罐飲料也賣不了多少量,
抽個一些應該也沒多少錢,就答應了
然後葉兩傳 就靠後現代式的 開喜婆婆廣告,
一口氣 讓開喜烏龍茶 超級大賣,賣到翻掉,
賣到開喜陳家變成有錢的飲料大亨,
工廠擴大了好幾倍!
然後當然葉兩傳拿到的錢
比原先所謂的17.65%要多非常之多,
保守估計可能賺了大約五億,
多到他這輩子都不用再賺錢了。
(我是說以葉兩傳一個廣告人來說)
這樣的情形一直延續了大約9年,
後來 開喜的陳家的台灣商人 老毛病又犯了,
他們覺得幹葉兩傳 你又沒有出錢跟我們 開工廠,
你憑什麼跟我們分利潤?
而且我們開喜烏龍茶已經是第一品牌,
我們搞不好不做廣告宣傳都會有人買,
靠杯你廣告公司趕快滾吧!
2001年,
開喜陳家叫葉兩傳不用再去開會了,
然後陳家的第二代就學習五洲製藥精神自己搞,
自己寫腳本找製作公司自己拍,
然後自己買媒體時段,
然後東施效鼙越搞越爛,
生意下滑,就開始砍廣告預算,
之後廣告預算一砍,
生意又更下滑,如此惡性循環...
同時間其他競爭對手如茶裏王、御茶園等等
用大量的行銷包裝去衝市場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前不久,開喜烏龍茶經營不下去,
商標用一億五千萬便宜賣給德記洋行,
說穿了一句話,活該而已 ╮(╯_╰)╭
批踢踢上有句話是不變的真理那就是,
滾開!讓專業的來!
很遺憾開喜陳家並不上批踢踢,
所以挫掉,也是剛好而已 ( ′-`)y-~
這事情的始末
上網查「開喜烏龍茶」跟「葉兩傳」就知道了,
如果你是大傳系或廣告系學生,
學校的東方線上資料庫裡面去查烏龍茶飲的
近15年來的各項銷售與品牌偏好度調查報告,
就知道開喜是自己搞死自己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設計看似簡單,
但其實 需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成本
學過設計的都知道,
設計一個東西外行人看似簡單,
卻需要耗費多少時間成本來修改和與客戶溝通,
設計這行絕對是血淚被壓榨的工作,
沒日沒夜的熬夜更是家常便飯。
不只設計,
希望大家能更尊重
各行各業的專業與付出的勞力,
而不是只想花夜市牛排的錢吃到頂級牛肉。
讓大家做個警惕,
也希望台灣更多人能尊重專業!
小編碎碎念:
幾個月前在大學生平台Dcard上面也看到了類似的事件,
內容是一位「不熟」的朋友請原發文者幫忙設計LOGO,
原發文者問「預算多少?」卻得到「請你吃一頓飯」的回答,
讓他覺得不尊重專業,非常的生氣,發上網給大家評評理。
說真的,台灣真的是一個好地方,
但有些地方不改變,就永遠不會進步!
請大家能尊重專業,讓在 台灣的人才 能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