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管人,累死人!「4大」訣竅 讓你輕鬆當個 優秀的管理者...

我是肯小姐

我是肯小姐

  • 2016-08-25 11:25
  • 更新:2018-07-17 15:21

人管人,累死人!「4大」訣竅 讓你輕鬆當個 優秀的管理者...

(圖/shutterstock)

 

 

人管人累死人,

這個道理管理者都懂得。

那怎樣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高效從容的管理者呢?

制度管理是唯一的出路和辦法。

 

趕緊接著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提高認識:

制度管理是讓員工

「重新做人」的系統工程

制度的制定與執行實質上

是一種塑造人的過程。

為什麼要定制度?

就是因為某個方面不規範,

有問題,

需要明確大家的行為要求,

原來大家習以為常的

習慣行為需要做出改變,

按照制定的制度來。

 

管理者定制度之前一定要思考

這個制度能不能得到落實...

任何人都不喜歡受到約束,

制度本身就是對人的約束,

會讓人不習慣,不舒服,

甚至傷害到某些人的利益,

我原來一直是抄小路上班,

你現在讓我走大路,

遠了一大截子,那怎麼可以!

特別是對於自由慣了散漫慣了的人來說,

管理者定制度之前一定要再三思考:

這個制度能不能得到落實...

有沒有信心、決心落實好?

如果這個制度落實起來有難度,

自己也沒有太大的把握,

就乾脆不要定,連說也不要說,

否則,

只會讓管理者沒面子,降低管理威信。

 

 

 

2. 自我反省:

你的團隊制度落實得如何?

有沒有領導帶頭不執行?

制度頒佈後,

領導要求其他人執行,

自己往往不執行;

或者中高層管理人員不執行,

只要求一般員工執行。

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大家都不執行了,

又回到了「人管人累死人」的局面。

 

有沒有忽略過程、

只重結果而導致的不執行?

因為制度本身可能不合理,

如果執行的話,

要這個審核、那個簽字,很麻煩,不執行,

只要是結果一樣,領導會同樣高興,

甚至會誇下屬「聰明」幹得好”。

久而久之,

大家都忽略了過程,只追求結果。

 

事實上,

過程是結果的必需,結果是過程的必然。

沒有事前和事中控制的過程,

不會導致有好的結果。

即使是有好的結果,

可能也是偶然的、個別的。

而一旦沒有好的結果,

再追溯原因,就已經晚了,

因為從領導到員工已經養成了不要過程、

只要結果的執行習慣。

 

找了一堆藉口不執行制度,

最終導致企業整體崩壞...

有沒有制度面前不平等所導致的不執行?

有的企業裡,

一把手可以「理所當然」地不執行外,

高層違反制度後一把手

鑒於自己都沒能執行制度,

所以就「網開一面」算了,

中層幹部違反了制度後,

高層也以「有情可原」來開脫,對有的員工,

因為人情關係等原因,

也可以「下不為例」,口子越開越大,

結果導致制度執行的大面積塌方。

你的企業、團隊在制度面前是不是人人平等?

 

 

 

3.  拋棄熟人文化,建立生人文化

作為企業的領導者,

部門的管理者,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你的下屬喊你叫大哥,叫老兄、老弟?

如果有,這種「熟人文化」

將會導致團隊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

為什麼?因為你和下屬是兄弟關係,

就算犯了點兒錯,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他們為什麼要叫你大哥?只有一個目的:

他要特權,想淩駕於所有人之上,

不按規則辦,在團隊裡特殊化,橫著走。

 

所以,管理者走「群眾路線」與群眾打成一片,

與下屬稱兄道弟的結果是,下屬犯了錯誤,

違反了制度,上司抹不開情面不了了之。

後遺症是下屬得寸進尺,不拿制度當回事,

嬉皮笑臉,整個團隊管理接近失控狀態。

 

如果不這樣呢?

事情就好辦多了,

我們是工作關係,契約合同關係,

公事公辦,該怎麼來就怎麼來,拿錢幹活,

規規矩矩,照制度來,為什麼?

因為大哥不在,我得小心點兒,

否則會挨罰的,這就是「生人文化」。

因此,不管是是老闆、總經理還是部門經理,

要想把團隊帶好,

必須拋棄 「熟人文化」建立 「生人文化」

不給那些投機取巧的、耍小聰明的人留有空間,

這樣一來制度的執行當然就順暢多了。

 

 

4. 制度管理根本上是對員工的負責

高明的管理者明白,

制度管理就好比擰螺絲,

雖然擰緊需要費很大的力氣,

但只要咬緊牙關堅持住,

擰緊它,從一開始就嚴格執法,

之後,

團隊就會形成按照制度自動運作的機制;

如果擰得不夠緊,慢慢地就會跑風漏氣,

制度之牆就會成為殘垣斷壁,

團隊失去規則約束,風氣便會越來越糟。

如果擰得不夠緊,慢慢地就會跑風漏氣,

制度之牆就會成為殘垣斷壁,

團隊失去規則約束,風氣便會越來越糟。

 

商鞅認為:「行罰,重其輕者,輕者不至,

重者不來,此謂以刑去刑,刑去事成」(《商君書·靳令》)。

就是說,制度管理一定要用好處罰,

對於較輕的犯罪如果施以重罰,

那麼輕的犯罪就不會來,

重的犯罪也就不會發生了,

從而達到用刑罰遏止刑罰,

以收到不用刑罰就做成事情的效果。

 

 

 

怕得罪人的管理者就像「水」,軟弱無力,

最終將帶領公司「溺水而亡」...

怕得罪人的管理者就像「水」,軟弱無力,

對違反制度的下屬不敢管、不想管,

員工也覺得上司脾氣好,

甚至有點喜歡這樣的管理者。

 

但是,一來二去,

一些員工養成了蔑視制度,

輕視規則的惡習,

最後犯了不可饒恕的大錯誤

被開除甚至違法犯罪,「溺水而亡」;

而嚴厲苛刻的管理者就像「火」,

熊熊燃燒,鐵面無情,敢抓敢管,

制度面前員工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長此以往,

大家養成了遵章守紀的好習慣,

小錯不犯,大錯沒有,一生平安。

 

我們俗話說的「打是親罵是愛」也是這個道理,

嚴格的制度管理是對員工的愛與負責任,

而對下屬的違章行為有情可原,

就是一種慫恿和溺愛,

下屬的小錯就可能導致大錯的發生,

這實質上是對員工最大的傷害和不負責任。

 

 

《高階經理人》一致推薦的「必修課」!

各大企業總經理、資深管理者…好評見證

→→→ 薩提爾教練模式 - 秋季班【名額有限,「點我」報名!】

 

我是肯小姐

我是肯小姐

各種網路好文,為上班族補充能量! 蒐集了網路上 各種有趣、有用、有能量的文章 適合所有 忙碌現代人 不管是 肯生活、啃美食、硍工作、懇心聲... 「你需要的,姐 都幫你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