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生活中不要任意揮霍你的善良,
不要自以為是的認為善良可以使人之間坦誠相待,
很多時候別人把你的善良當成了理所應當,
當我們收了傷才發現,
不是每個人都值得我們去真心對待!
只有那些真誠的朋友、愛你的親人才值得你善良的付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常受我幫助的同事
竟然拿自己的錯誤來質問我
前段時間一關係還不錯的同事讓我深切體會了這點,
我們關係還不錯應該是我自認為的,
可能人家壓根沒有把你放在心上,
覺得你平時對她好就是應該的。
這件事沒發生之前我倆可以說還算是談得來的朋友。
工作上我總是很樂意幫她解決問題,
我覺得這些是我力所能及的事,能幫助別人就去幫。
可是慢慢的發現她對你的幫助形成了依賴,
或許她認為我這個人比較善良比較好說話。
但是一次事件很快的讓我看清以後不能再這樣善良的幫助她了,
一次很重要的文件需要她去找上司簽字,
她去之前已經跟我確認過表格是否正確,
但是她好像沒怎麼聽懂我的意思,
自作聰明的把表格的格式動了,上司當然沒簽字。
當時她就很氣憤的給我打電話,語氣超級不好,
認識她那麼長時間從來沒有聽到她這樣說話,
我整個人一愣,問清了緣由之後,
我明確的告訴她之前給她說的表格沒問題,
她就一口咬定是我那樣告訴她的,
我們當時都很氣憤,她就很突然的掛斷了電話,
我當時整個人心情特別不好,
憑什麼幫你的時候你沒有一句感謝,
到出了問題拿我來質問?
當時我就把之前的聊天證據給她截圖,
我告訴你的沒問題,所以不要拿自己的錯誤來質問我。
太好說話了,
所以別人都不把你當回事,
太過考慮別人的感受,注定自己會不好受。
善良固然好,但太過善良只會被別人當成軟弱可欺的對象,
一次輕易地幫了對方,對方就越得寸進尺。
因此,不要在意別人的想法,
只要不違背自己的內心,就讓拒絕來得乾脆點。
你要知道「玻璃心」向來會被碾成碎渣,
太好說話的人往往活得很累。
這件事情讓我自己也反思了好多,
有的人,只適合做表面之交的朋友,
太用心的付出會使自己失落難過。
很多時候,在別人咄咄逼人的時候,
不是自己沒有道理保持沉默,
只是不想大家撕破臉。
善良用錯了對象,
就成了對自己的殘忍。
所以,善良要用在真誠身上,
當朋友熱情的相助你時,你要以你熱烈的善良予以回報。
不要單純地「善良」,
要做個講「道理」的人
這個世界很多人看似都傾向於同情「弱者」。
看電影、等公車的時候如果有個年齡大的插你的隊,
你和她爭吵幾句便有人說你不懂得敬老,只知道斤斤計較;
如果一個窮人侵犯了你的利益給你造成損失,
你追究責任的時候便有人罵你為富不仁;
如果有個曾經深深傷害過你的人請求你給他幫助,
而你沒有幫他時便會有人說你不懂得寬容.....呵呵。
道德綁架的層出不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
那些置身事外的旁觀者
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站著說話
不腰疼地對實際受害者說三道四。
也許在他們看來,世界上越是有不懂反抗和據理力爭的人,
他們在不講道理佔便宜的時候也越可以為所欲為,
或者以幾乎為零的代價來表達自己思想是多麼深邃,
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內心是有多麼的柔軟,
反正受傷的也不是他們,
他們也就根本不在乎這件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這世上最大的惡,
往往都是以善良的名字四處橫行
惡人的最大幫兇,
也常常是那些根本不需要為
自己所標榜的「善良」做出任何實際付出的「善人」。
話誰都會說,你應該善良一點,
但我憑什麼揮霍我的善良?
所以,我們要努力地做個講道理的人,
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
而不要簡單地施捨自己的善良。
我們沒有義務遷就別人的過分
我們沒有必要也沒有義務去遷就別人的過分,
因為對方還沒重要到值得我們關注與重視的地步。
對於那些打著道德旗號綁架我們的就應據理力爭,
對於那些無能的人的交情綁架更應該敢於拒絕,
因為人的價值有時是需要拒絕中得來的。
我們不揮霍自己的善良並不代表著我們就不要善良,
並不代表我們要和那些道德綁架的人一樣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去指責別人,
而是在遵從內心的想法上去表達自己的善良。
正如羅振宇說的那樣:
我們在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尊嚴和人格空間的前提下,
盡可能對他人釋放善意。
這樣的我們既有柔弱的軟肋又有堅實的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