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皮繃緊了!Uber將遭擴大取締
新政府上任,
馬上對Uber(優步)這個近年來
在台灣快速發展的叫車系統平台出手,
六月起與六都地方政府合作,
聯手擴大稽查,
要強力取締這項非法
但深受使用者歡迎的工具。
Uber面臨到最大的法律問題
是在台灣登記為資訊服務業,
但實際上從事的卻是運輸業的業務,
這樣的作法也被交通部認定違反公路法,
陸續對公司與司機開罰,
幾年來已經罰了超過五千萬元,
但為什麼願意登記為Uber的司機不在少數,
而願意搭乘的乘客也越來越多,
嚴重威脅計程車市場的經營呢?
就讓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從網路輿論數據來分析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越來越多人 登記成為Uber司機,
原因在於以下3點:
1.賺賺小錢,交交朋友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分析
近半年的網路輿情數據發現,
多數網友談到之所以要成為Uber司機時,
還是把開Uber
當作一種兼差賺外快的差事,
與把開Uber當成全職工作的
相關討論度相比大約為4:1,
差距可謂懸殊。
而開Uber的社交與人際誘因也非常巨大,
包括榜上第三名的愛聊天【16.7%】、
第四名的認識新朋友【12.2%】
與把妹【6.3%】(把妹真的只有這麼少嗎...?)
合計起來囊括了超過35%的成因佔比。
所以如果要用一句話
來解析Uber司機開車的原因,
那就是:「賺賺小錢、交交朋友」啦!
2.經濟效率誘因
上班時間彈性,工作環境高度自由,
賺賺小錢是很多人選擇開uber的原因。
3.社交人際誘因
但其實認識新朋友,
能用短暫的二十分鐘
聊個天也是很重要的!
; color:rgb(105, 105, 105); font-family:微軟正黑體,microsoft jhenghei">fanpiece / 網路溫度計)
以乘客的角度來看,
Uber具有以下這些吸引力:
1. 價格,Uber勝出的最大因素
接著讓我們從乘客的角度來分析
為什麼Uber具有這麼大的吸引力,
網友談論到Uber的優點時
最常提到的還是Uber較計程車更為優惠的價格。
一般來說,
沒有倍率加價的Uber車資
約比計程車便宜三成左右,
對於常常需要搭車代步的人而言
的確是個充分的理由改搭Uber,
而Uber最近又推出新的一波降價方案,
低價搶市的意圖非常明顯。
2. Uber的 App功能,
叫車、付款都方便
此外,Uber的App功能,
不但可以記錄路線,
一指叫車的便利性與付款方便也讓使用者喜愛,
成為選擇Uber的第二及三大理由,
而許多計程車隊在近期也加入了路線紀錄、
信用卡付款與司機評鑑等機制,
可以看出這些功能在吸引消費者上確實貢獻良多。
3.車況較佳
而Uber因為對於車款有規定,
再加上評分系統也督促駕駛維護車內品質,
使用者多半認為Uber的車況比計程車乾淨、舒適。
4.司機素質
而計程車司機參差不一的素質,
也讓許多網友抱怨,
以下節錄幾位網友意見:
推 waiting0801:
說真的,我算很常搭小黃,
真心覺得先提高小黃素質吧
推 saesar:
UBER司機幾乎都是兼職
不談車的話,人的素質也差很多
; font-family: 微軟正黑體, "Microsoft JhengHei";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20px; text-align: center; -webkit-user-select: text !important;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target="_blank">udn / 網路溫度計)
網路口碑,Uber小勝小黃
而網路溫度計統計了
近半年網路上的各種討論,
利用大數據語意分析了
「Uber」與「計程車」的所有討論文章,
發現Uber雖然整體「討論量」明顯低於計程車,
差距甚至大到五到六倍。
但以「網路口碑」分析
網友的意見偏正面或負面時,
Uber以八個百分點小勝計程車,
看來在網路族群的喜好度上,
Uber還是略勝一籌啊!
Uber網路口碑的「負評」來源
仔細分析Uber在網路上負面評價來源,
最大宗的還是
現階段非法營業的弊病,
而直接與使用者相關的則是
詐騙盜刷、缺少客服、
司機騷擾乘客、繞路等等...。
有趣的一點是,也有部分網友提出,
小黃司機明顯比Uber司機厲害的一點
就是對於路線的熟悉程度,
畢竟小黃司機可能都開了幾十年的車,
這哪是沒有了導航與Google map
就不行的業餘駕駛能比擬的呢!
有需求才有市場,
就是有不少人喜歡搭Uber,
所以即便非法,卻依然存在!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宛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