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別傻了,他是在罵你… … 商場的口吻處處玄機, 《經濟學人》上有一篇文章, 談怎麼解讀英國人的修辭。 例如,英國人說 "Very interesting", 你以為是「真是有趣」, 真正的意思是「我才不信!」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英國人如果說 "I'm sure it's my fault", 你以為他認錯了, 而他真正的意思卻是「你錯了,趕快道歉!」 這篇文章流傳了有一段時間, 讀過的人都會心一笑, 想到自己認識的某些老外,真是似曾相識呢! 但更有趣的是這篇文章po出之後, 網友們熱烈回應,跨文化溝通的幽默感, 原來不只有英國人, 每種語言有其迂迴的心腸。例如: 【你以為是】 "I apologize for stepping on you." (不好意思踩到你) 【他的意思】 "Get out of my way.”(別擋路) 【你以為是】 He agrees with me. (他同意了) 【他的意思】 No, wrong!(錯!) 【你以為是】 "I should restate and clarify my point." (我應該再說一遍讓他懂) 【他的意思】 "You're being idiotic."(你這白痴) 【你以為是】 "I have no clue." (摸不著頭緒) 【他的意思】 "Yes, absolutely."(沒錯,絕對是這樣) 【你以為是】 Nothing. (什麼也沒說) 【他的意思】 "I agree with you 100%. I was just thinking the same thing myself." (完全同意,正好我也這麼想) 荷蘭人很愛笑, 特別是沒有外國人在場時,當荷蘭人說: "ya" ,一次是我壓根沒在聽。 "ya, ya",兩次是我正在聽。 "ya, ya, ya" 三次是我同意你說的。 三個月英文脫胎換骨的一對一: 本文由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當美國人說I'm confused,
你真以為他困惑嗎?
1.當加拿大人說"Sorry"
2.當蘇格蘭人說"aye, right"
3.當美國人說"I'm confused."
4.當比利時人說"non, peut-être"
("no, maybe")
5.當澳洲人說"Yeah!No!"
6.荷蘭人就更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