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車主都知道,我國高速最高限速110km/h, 而非150km/h、180km/h、240km/h。 而在歐洲的德國,高速是不限速的, 你想跑多快都可以。 要知道德系車在國內還是有非常多的, 為什麼兩個國家在高速限速上 有那麼大的差別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德國人對高速性能、安全性能的設計 非常重視,在緊急刹車的敏感度上, 德國車的性能非常優越。 而且,德國人對汽車的驗收非常嚴格。 為什麼國內要限速110km/h呢? 其實這個數值是根據事故率得出的平衡值, 當車輛的速度超過110km/h, 事故發生率就會大大提升。 德國作為最早建設高速公路的國家, 由於德國人的工業態度非常嚴峻, 路面品質非常優異。 而我們路面,由於出於成本考慮及地形限制, 國內高速公路反復修路是非常正常的。 再加上嚴重的大貨車超載行為, 路面非常糟糕。 要是還存在施工單位偷工減料建設行為的話, 那公路品質就更糟糕了。 在德國,貨車基本上都配備大馬力柴油機, 貨車多是富豪、斯堪尼亞等 安全性較高的品牌。 再加上德國對超載行為的處罰非常嚴格 (監禁3個月)。 大貨車物流網路非常大,路上貨車多, 且對超載車,大大加劇路面損壞; 而且台灣地狹人稠,車輛也比較多, 一旦到了節日,別說開110km/h了, 有時候連30km/h都開不了。 所以,就算將限速提高到180km/h、240km/h, 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德國,駕駛員都需要受過嚴格的駕駛培訓 才能拿到駕駛證的。 而在台灣,在駕校就算拿到駕照, 對車的操控水準僅僅屬於初級階段的, 甚至是不敢開車上路的; 各種路怒症、變道怪、三寶隨處可見, 要是不限速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啊! 1、汽車品質
2、路面品質
3、車流情況
4、駕駛員素質
先別說駕駛人素質了...
台灣首先要做的是:把路好好「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