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當年率先寫出EQ論文的兩位教授
其中一位John Mayer,又發表了一篇新論文,
他說,EQ雖然好,但是有缺點!
什麼缺點?
他提出的新論點稱為「PQ」,
他們喚作「Personal Intelligence」,
暫翻為「識人智商」或「手段智商」,
因為那個personal指的是personality(個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PQ高的人可以以不一樣的方式,
來處理那些奇奇怪怪的個性
心理學家指出,當年他所寫的EQ,
指的是「情緒智商」,
只有含括到一個人在群體之中
在情緒上如何高度共同工作,
所以EQ高的人,
往往在群體中擁有極佳「配合」
及「融入」的能力。
不過,EQ高的人,
通常也從臉部表情、穿衣舉止、
說話的態度等等來瞭解對方的個性,
然後予以配合,且也讓對方感受到他的EQ,
但「PQ」更厲害了!
PQ高的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他有本能的只看人一眼
就「感受」到對方的「個性」,
也瞭解自己的個性和他「合不合」,
然後,PQ高的人,可以很自然的,
以不一樣的方式,
來處理那些奇奇怪怪的個性。
有的配合。
有的則予以隔絕、閃得遠遠的。
有的施以不同的「手段」。
重點是,EQ強調和諧共存,
PQ卻強調「識人、選人」,而且,
面對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手段」來處理。
這個「PQ」新理論來得正是時候,
解答我最近的困惑──
EQ高的人反而變成爛好人
最近和以前一位主管出來吃飯,
發現他已經離開待了十年的投資公司,
我記得他是一個非常棒的EQ高手,
很受長官和同事喜歡,和部屬也都處得很好,
我和他從七年前離開公司,
交情一直保持到現在。
我很好奇,這麼一個EQ高的人,
是什麼原因讓一定要離開這間公司?
他說,很簡單,就是碰到一位新上任的副總,
能力很強,要求很多。
新的副總上任,
立刻要求這個小部門在期限內完成系統建置,
我這位主管展現高超的配合度,
立刻找來他的部屬商量,
如何一起完成這個專案,
但這一次,因為壓力相當重,
他的部屬開始反彈、無法依進度進行,
眼見只剩三個月。
猜猜看,接下來發生什麼事?
我這位主管,為了完成工作,
只好將所有的責任扛在自己身上,
白天他還是受部屬愛戴的好主管、
受副總仰賴的部門頭頭,
晚上則「自己一人」繼續加班,
連續一個月、兩個月。
到了第三個月。
他發現,系統依然無法如期完成,
但他已經累垮,而且開始生氣了!
他下了決定:
「這種『濫好人』,不能繼續做下去!」
於是提出了辭呈,默默的離開了。
有趣的是,就在歡送宴過後的一個月內,
那位副總已經找齊了新的主管,
也替換了該部門的幾位部屬,
鐵腕作風令人傻眼,不過,特別的是,
聽說系統也順利完成了,公司上下和樂一片。
典型的EQ被PQ「打敗」的例子
我想起,
這就是典型的EQ被PQ「打敗」的例子。
高EQ的人曾經是職場最受歡迎的動物,
但在現今職場的環境下,
EQ高的人,儘管受歡迎,
卻已經不是最快樂的人。
PQ要解決的,是EQ經常的「濫好人」問題,
洞察每個人的個性、自己的個性,
施以不同的方案,該好的好,該差的就差。
部屬必須具備PQ的能力,
主管自己也必須具備PQ的能力。
不同的人,不同的手段!
如果工作不快樂,
再偉大的EQ盛讚也是枉然。
所以,
不要再當濫好人,提高你的「PQ」,
帶著笑容,也要帶著「拳頭」!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