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成癮=行為障礙 5症狀,你中了嗎?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 2016-03-24 15:16
  • 更新:2018-07-17 09:31

購物成癮=行為障礙 5症狀,你中了嗎?

(圖/shutterstock)

 

文/駱慧雯

 

明明只是想要買本書,出門逛著逛著,

忍不住就又買了件衣服和包包……,

小心已經購物成癮!

專家表示,雖然購物成癮不算是精神疾病,

卻是一種行為障礙,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購物成癮,

從5條線索就能看出端倪。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購物成癮=行為障礙,

你也上癮了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部主任詹仁輝表示,

現在是網路時代,科技日新月異,

物品品質改善,且購物變得更方便,

加上信用卡及電子貨幣盛行,

都增強了個人購物的慾望及便利性,

更甚者會出現購物成癮的症狀而難以自拔。

 

嚴格來說,購物成癮不是一種精神疾病,

而是一種行為障礙。

購物成癮又叫「強迫性購買」,

是指重複的、非必要的、情緒性、衝動性購物,

而且會給個人或家庭帶來負面影響。

個案不管經濟狀況如何,都會想去購物,

在購物後有短暫的快感,

但之後又會陷入罪惡感的情緒中。

 

購物成癮跟大腦中的獎勵回饋系統有關,

跟藥物成癮、酒精成癮很類似。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購物成癮的問題,

不妨從以下5購物成癮症狀中進行檢視:

 

【5大購物成癮症狀】

 

1.重複購買用不到的東西。

 

2.對家人隱瞞購物的行程或金額。

 

3.合理化購物的理由,

例如:這些東西有一天會用得到,

或是我付得起信用卡帳單最低金額等。

 

4.購物的當下會有快感,但不久後會出現罪惡感。

 

5.低自尊或低自信,想藉由購物提升自信。

 

 

另外,有些精神疾病如躁鬱症、

憂鬱症及強迫性收藏的患者,

也會出現過度購物的情況。

詹仁輝醫師就曾收治1名18歲女學生,

在校人際關係不佳,對上課讀書提不起勁,

心情低落,頻頻請假不去上學,

在家玩網路遊戲及上購物網站,

訂了遊戲點數及許多物品,

有的物品甚至都沒有拆封。

父母無計可施之下,

以付款作為換取她去上課的條件,

但她反而變本加厲,

經診斷才發現為憂鬱症,需接受治療。

 

 

 

購物成癮怎麼辦?

勇敢面對,必要時尋求醫師協助

若出現疑似購物成癮的症狀表現,

該如何自行處理?

詹仁輝醫師建議:承認自己有購物成癮;

購物前先列出購物清單,一定嚴格遵守,

不能因任何理由買多餘的東西;

只用現金購物,使用信用卡感覺不像在花真的錢,

容易超出預算;培養多種興趣,

減少逛街和逛購物網站的頻率;

如果真的要去購物商城,

看到某個東西之前,當下先不要買,

把它寫下來,回家考慮後,真的有需要再買。

 

如果這樣還不能戰勝購物的欲望,

仍然熱衷於非必要的血拼,建議立即就醫,

讓專科醫師視個人病況,

給予認知治療、放鬆練習或藥物治療,

幫助改善購物成癮的問題。

 

本文獲華人健康網授權轉載刊登,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Susan )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