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楊瑪利
台灣年輕人真的怕國際競爭?
1月16日選舉結束,
期許超越藍綠的年輕人時代力量,
成為國會第三大黨。
但時代力量在尚未進入立法院前,
已優先要求勞動部,暫緩幾乎快要修法完成,
放寬具備專業性與技術性的外籍白領來台就業的法案。
除了時代力量,
部分民進黨立委也加入暫緩修法的行列。
在新民意的壓力下,
勞動部真的就暫緩修法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時代力量主張暫緩的理由是,
開放專業白領來台,只是在協助企業降低勞工成本,
同時會排擠年輕人工作機會,
也會讓低薪狀況無法改善。
但,真的是這樣嗎?
開放白領來台的優點,為什麼沒有被討論?
如果害怕國際專業白領來台是年輕人的主流民意,
那真的會令不少多年來
推動鬆綁的社會中堅分子感到錯愕,
年輕人真的怕國際競爭嗎?
過去20年來,
世界各種國與國或區域間的貿易組織愈來愈多,
國際人才流動也愈來愈頻繁。
例如台灣就有超過一百萬人
在大陸與其他海外地區工作與經商。
近幾年來,台灣各種專業白領,
例如科技研發人才與大學教授等,
紛紛被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用更高薪挖走。
開放,才能活絡台灣經濟
但反觀台灣,人才簡直只出不進。
到目前為主,
只有一萬多名專業白領擁有在台永久居留權,
少得可憐。
台灣設下種種條件讓國際人才無法來台貢獻專長,
例如許多新創公司欲聘外籍人才,限制重重,
台灣年輕人的工作機會,
有因此被保護而更好嗎?
其實台灣正面臨少子化危機,
加上專業白領外移嚴重,
真的需要更開放的移民政策,
靠引進外籍精英,來活絡台灣經濟與社會,
可以創造機會,把餅做大,
怎會怕他們搶走工作?
《遠見》在一年多前就報導過,
由肯夢創辦人朱平發起的
「Forward Taiwan向前台灣」運動,
希望政府鬆綁,讓更多專業白領能來台灣,
得到包括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
PChome董事長詹宏志、音樂人及作家劉軒、
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等,
以及許多藝文、網路、青年創業團隊
領域人士的紛紛響應。
難道這些意見領袖支持開放專業白領來台,
是為了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或希望年輕人都低薪?應該不會吧!
勞動部又何嘗不知道開放的好處。
官員就指出,全世界都在爭取國際優秀人才,
以德國柏林為例,開放人才後,
已吸引近兩百國人才,
變成失業率低、薪資高的地方,
是歐洲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有競爭才有壓力,
有壓力,才有動力進步啊...
更多文章請參考《遠見雜誌 2月號/2016第356期》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Clo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