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人會失敗,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因為 這「3大盲點」...趁早看清,否則 老了就來不及了...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

  • 2016-02-24 16:31
  • 更新:2018-07-17 09:31

人會失敗,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因為 這「3大盲點」...趁早看清,否則 老了就來不及了...

(圖/shutterstock)

 

你曾經對人生無力,

認為自己無法改變任何事情過嗎?

心理學家Vanessa想告訴你,

大多數的人失敗,

並不是他們無法改變人生,

而是沒看到「這些盲點」

 

究竟是哪些盲點,

讓我們無法突破呢?

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和許多人想的不同,

我們永遠都可以「掌控人生」

Vanessa博士是一位教練心理學家,

她的工作就是教導人們如何理解自己、

開發自己的潛能。

在她接受諮詢與顧問的期間,

她發現限制住人們最大原因,

在於人們常常覺得「沒有辦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她指出,人們找她傾吐人生的各種挫敗,

他們會找到各式藉口,

例如「都是遺傳」、「經濟不景氣」、

「政府太爛」、「另一半不爭氣」等等,

來合理化為何人生不如他們所想的順遂,

並藉此強調「我就是做不到」。

不論理由是甚麼,通通都不是他們自己的錯。

 

也許有些人會反駁自己才不會這樣,

或者表示Vanessa根本就是誇大了,

但事實上,當我們人生遇到挫折或困境時,

我們時常會將原因歸咎於外在因素。

的確,有些外在因素我們無法掌控,

但我們可以「掌控我們的反應」,

並讓結果變成我們想要的成果。

這樣來看,我們其實一直都在掌控我們的人生,不是嗎?

 

 

想要成功,首先要對自己負責

如果時常想著「我無法掌握我的人生」,

我們會下意識認為自己做不到,

進而真的無法做到掌控自己的人生,

Vanessa認為,

正是這種「畫地自限」的想法,

讓我們無法成功、完成夢想。

那麼我們該如何突破者種想法呢?

Vanessa挪用了商學院的術語ATL (Above the line),

來回答這個問題:

 

透過上面這張圖,

我們可以很明確看出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

「線上」是成功者的領域,成功者具備所有權、問責以及責任感。

「線下」則是失敗者的所在之處,他們承受責罵、尋找藉口以及時常否認。

如果我們長期覺得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那我們永遠無法改變現狀,

不管如何嘗試都是枉然,

這也是為什麼「待在線上」這件事如此重要。


待在線上代表我們有能力對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

也能對自己的行動質疑,

以及明白自己要對最後的結果負責任。


也就是說,當遇上重大變故時,

拋開「為什麼是我?」這種想法,

試著想「在這個情況下,我的角色是甚麼?

我能做甚麼來改變這一切?」

 

要改變想法不簡單,

但我們必須嘗試、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圈,

才能邁向成功者的道路。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

選擇「解決問題」,還是「選擇放棄」

能夠理性分析自己的決定,並為此負責任,

正是我們開始掌控自己人生的開始;

當我們能開始掌控人生,

代表我們得到自由:我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生命中充滿挫折,

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

所以越能克服這些挫折,離目標就越靠近。


區隔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最大關鍵,

就是他們有沒有「選擇」去克服困難!


是選擇放棄努力,開始哭泣抱怨這一切不公平?

抑或是面對問題、接受挑戰?

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而我們有百分之百的決定權。

 

 

要讓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讓自己待在線上的一端,

你必須避免以下3大心魔:

1. 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問問自己,

對現在所擁有的財富、健康、關係

以及生活方式是否滿意。

 

認真思考並誠實回答,

是否100%滿意自己現在的狀態呢?

還是現在的生活方式

離理想的狀態還有一段距離呢?

 

假如對自己的現狀沒有100%滿意,

是對哪一方面不滿意?

又,為什麼不滿意?

對自己現狀不滿意,通常是來自過去所做的決定所致。

因此,當對自己現狀不滿意時,

我們要開始思索,

未來所做的任何決定與行動,

是否能縮短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2. 習慣以受害者角度思考

我們常常會說:

「我必須」、「我無法」以及「我應該」,

但這類「受害者說詞」,

其實反而是在助長自己沒有選擇權、沒有辦法掌控自己人生的想法。


但事實並非如此,

你只需要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

將「我必須去上班了。」

改想成「我選擇去上班」,

上班很累,但我們寧可被聘用而非流落街頭。


又或者:「我腳受傷,所以我無法運動減肥。」

腳受傷的確無法從事某些運動,

但我們可以「選擇做不要動到腳的運動」。


當去除「受害者說詞」、

改變想法,就會發現每件事都有選擇的餘地,

我們都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每一個選擇,並為結果負責。

 

 

3. 害怕做出選擇後的結果

我們都必須了解,

不只有「問題」是選擇後的「結果」,

「克服困難」也是人生中不停「做出嘗試及選擇」的甜美果實。

 

當遇到困境時,我們只需問問自己:

「我做了甚麼導致這個結果?」

以及「我現在該做甚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再來,開始寫下任何想到的解法,

越多越好,你會發現你有一連串的「解決方式」

等待你去「選擇」。

要記住,不論是任何困境、挑戰,我們都有能力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人生的挫折,

只是走向成功的過程

Vanessa指出,人生難免都會遇到挫折、都會有挑戰,

但走出舒適圈、不斷挑戰自己,

是邁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你將發現,

將我們困住、無法成功的原因常常是我們自己。

還猶豫甚麼呢?開始行動,攀向更高的巔峰吧!

 

本文由理財週刊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是一本專業的投資理財雜誌, 提供多元的熱門財經議題、產業趨勢報導, 協助讀者精準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 更多資訊→ 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