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駱駝、獅子、嬰孩,你比較像哪一種?
今年85歲的張榮發是台灣碩果僅存「喝過海水」的
國際級企業家,
他的一生正好印證「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個時代」這句話。
獨特的台灣史,孕育出張榮發這樣獨特的人物。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今年開春,
他出版了新書
《鐵意志與柔軟心—張榮發的33 個人生態度》,
分享他從日本船公司的小小職員,
成為航運巨擘的創業歷程、
獨到的經商智慧以及近年投身公益的人生哲學。
很多人好奇他這樣一口道地台語的本土企業家,
如何能夠開拓跨國大企業?
如何從一個殖民地平凡的少年,
蛻變成一個命運的主宰者?
要回答這個問題,
德國哲學家尼采著名的「精神三變」
似足以詮釋張榮發的一生。
尼采說,人的精神有三變,
其始也如「駱駝」,繼而為「獅子」,
最後復歸為「嬰孩」。
「服從」是駱駝的第一美德,
牠面對的是「你應該」的命令,
刻苦耐勞、背負一切重荷向荒漠疾行。
這種生命狀態毋寧是不自由的。
心,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
1927 年10 月6 日,
張榮發出生於宜蘭蘇澳鎮,少年時期,
他白天在基隆的日本船公司當用務員(即勤務員),
晚間通車來台北就讀商業講習所(類似國中補校)。
初入人生職場的他,學歷普通、沒有家世背景,
他必須學習低手下心、順服命令、接受考驗。
在這個階段,他好比「駱駝」,
然而這樣送茶倒水、鞠躬哈腰送公文的日子,
並沒有摧折他的志氣,他反而將之視為磨練的機會。
他說:「每個人的學習都有老師,
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自動,下決心去學最重要,
心,才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
1944 年初,
18 歲的張榮發熬過3年多工讀生涯初次登船,
探索陌生的海洋。
船上成為他的新教室,
張榮發求知欲強,研究心重,
「除了做賊以外,我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學。」
張榮發從觀察日籍事務長嚴格做事方法中,
學到「耐煩」功課,也塑造他重視細節,
對於精確與完美近乎苛求的態度。
他講求「現場主義」,隨身攜帶量尺,
搭機量座椅,怎樣的間距最舒服;
住飯店,他也丈量床鋪、廁所,
取得關鍵數據用在日後事業上。
二次大戰後,從日語的環境,轉換為國語的世界,
張榮發曾經失業一段時間,後來謀得船上事務員的工作,
但因為工作職位翻譯的錯差,他莫名被降級,
從派遣船員的工作,被調到管理倉庫,
遭到過去同事的訕笑。
然而在此逆境中,
年少的張榮發看到船長制服衣袖繡有四條槓,
閃閃發光很威風,見景生情,他立志也要做船長。
這幅「成功者圖像」成為激勵他的力量來源。
他發憤苦讀,從商科朝向海事專業進行一連串自我教育,
向資深船員學習航海實務,印證書中所學。
精熟日文,為他的世界打開一扇窗,
藉由日文書籍,
他一步到位地跟世界同步,走出國際化的格局。
歷經多年,他一路從三副、二副、大副,最終成為船長。
二次大戰後,海洋貿易興盛,
張榮發恭逢其盛,成為具有豐富航海經驗的日本通,
他準備充分,一舉掌握了時代賜予的大好機會,趁勢崛起。
這個時期,張榮發開始「獅子的形變」。
自律,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
1960 年代,
張榮發與人合夥雜貨船生意,趁著台日香蕉貿易的熾熱,
常年往來高雄與神戶間,
與日本企業建立深厚的合作關係。
在一次友人背叛中,張榮發背著債務,
在危厄中以一艘15 年的中古雜貨船,
倉促間成立了長榮海運。
在這個獨有的舞台上,
張榮發開始進行他生命如尼采形容的
「 就在這最寂寥的荒漠中,精神變形為猛獅」,
他想要爭取自由,主宰王國,創造新的價值。
之前,張榮發受制於大環境,做一個沉默的駱駝,
養足筋肉之後,他不安於現狀,勇於衝撞、改變環境。
「 我要!」是獅子的美德,
牠要化被動為主動,順從改為開創。
張榮發早就看出雜貨船終將為時代淘汰,
貨櫃船即將來臨的潮流。
他馬步蹲得夠久了,這時候再也按捺不住「 覇氣」,
15年的海上生活,磨練出張榮發過人的意志力,
他的自律「超嚴」。
如果一個人可以駕御自己的內心,
這個世界便沒有可懼事物,
他的自律讓他得以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
長榮的發跡史,就是一頁台灣海運的突圍史。
僅在不到15年之間,
張榮發從近海到遠洋,從雜貨船轉型到貨櫃,
從中東、中南美洲、美東、美西,
甚至像聖經中大衛扳倒哥利亞巨人,
攻破稱霸歐洲百年航運「遠東運費同盟」的馬其諾防線,
最後更開拓全球雙向航線,成為世界船王。
近十多年來,張榮發回首顯赫彪炳的一生,
篤信因果的他對於「人究竟為什麼而活」,
有了截然不同的感悟。
他將事業的重心轉為公益慈善,成立「張榮發基金會」。
他很動情地說:「同樣一筆錢,你用來做好事,
看一個人原本生活了無氣息,
因為你的支援,有氣力站起來,甚至找到人生的成就,
這種做善事的快樂,會永遠在你的心肝內,跑不掉。」
他認為,企業存在有一個終極的目的,
就是能夠服務人群、回饋社會。
根據2011 年富比世雜誌調查,
張榮發的資產有16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73 億元。
他計畫離開人間的那一天,
要將所有剩下的錢都捐給基金會,
「錢是流轉利世之物,不在於獨享獨有。」
尼采說:「嬰孩是天真而善忘的,
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遊戲,
一個自轉的旋輪,一個神聖的肯定。」
幾乎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經歷從駱駝到獅子的形變,
但第三個「嬰孩」階段,卻是人生最艱難的「折返點」。
從駱駝的承擔,到獅子的開創,復返於嬰孩的赤子之心,
張榮發微笑說 :「每個人的一生都帶著獨特的使命,
也是一趟自我完善的旅程。人的一生不能太早下定論,
命運是運來運去的,要有接受挑戰的勇氣和精神。」
》》更多內容請參考最新一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