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在日本名櫻大學有一個令校方
及師生非常引以為傲的傳統,
就是每年 8 月都會與亞洲各國名校、
菁英參與一年一度的
GPAC(Global Partnership of Asian Colleges)盛典
(臺灣譯為亞洲經濟研討會,
日本則譯為亞洲國際學生會議)。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此會議中,政大是我國唯一代表
簡單來說,
這是由臺灣、日本、韓國、中國、越南、以色列等
亞洲 6 國的 9 所大專院校所組成的聯盟會議,
臺方是由國立政治大學作為我國唯一代表,
而日方則是由慶應義塾大學、千葉商科大學、
早稻田大學、名櫻大學等四校作為日本代表。
這個活動的目的除了在於促進各國學生外語及文化交流外,
更著重於己國及鄰國
之經濟狀況的討論與相互了解,
並希望有利於亞洲諸國往後共同合作的發展。
名櫻大學的學生要參加這項活動
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考試
或許各校篩選方式不盡相同,
但在名櫻大學若想參加這項活動,
必須得經過相當程度的筆試及外語面試,
且利用課後時間義務性參加許多外語加強課程,
而後與最終成員共同完成一份全英文小論文,
並於當年度主辦國公開發表、
接受評分(其中也包含才藝競賽環節);相對地,
你能得到由校方提供來回機票的全額資助
及運用各方資源的權利。
除此之外,通常還會獲得當地報章刊載
及校內教授們的肯定。
對日本學生而言,這些都是非常有利於
往後升學或申請公費留學的。
且若能入選這個 Project,
並且成為名櫻大學隊代表的一員,
就相當於證明自己是該校菁英族群中的一份子,
所以各方好手擠破了頭,希望搶下一個席位。
一開始的我,
並不知道這活動背後之涵養是如此意義深遠,
只因該年度的 GPAC2015 是由我國政治大學所舉辦,
這意味著只要我入選了這項活動,
就能免費回國了!
這燃起了浮雲遊子的思鄉心切,
於是我鼓起勇氣報名這項活動,
在經過數月的訓練和幾番面試後,
我很幸運的成為名櫻大學隊的其中一員,
同時也是唯一一位外國學生。
回到台灣,聽見自己的語言
讓我噴淚
那年暑假,我與另外 9 位成員及兩位教職員等 12 人,
踏上了前往臺北的旅程,
我永遠記得當我完成自動通關時,
那句機械式的「歡迎歸國」竟讓我毫無預警地噴出淚來,
我激動的喃喃自語,
「對!就是這個語言、就是這個感覺。」
一抵達桃園機場後,
馬上遇見一位長相清秀的臺北女孩拿著寫有「名櫻大學」
的牌子帶著微笑向我們走來,得知我的國籍後,
我們用「國語」一路談笑聲風的從桃園聊到臺北,
在臺北的這一週除了受到地主隊(政大師生)
多方面的幫忙及照顧外,
也在數場公開論文發表及合作場合
見識到了政大學生的超強英文實力及資訊組織能力,
同時政大學生們軟硬兼具的雙重實力,
更是讓身為「日本學生」代表的我強烈地自嘆不如。
日本學生不停地向我敘述
台灣學生的熱情、友好
還記得,
有一位來自東京某大學的中國裔日本籍學生向我說:
「你們臺灣人不但傳承了真正的中華文化,
同時也擁有著如同日本人般的高度素養。」
這句話很令我印象深刻。
而那些和我同行臺灣的名櫻隊友來臺前常常問我
臺灣和中國哪裡不一樣?
不論我怎麼解釋,
他們對於兩國複雜政治關係的理解就如同霧裡看花,
但當他們結束了這趟臺北之旅後,
他們敘述著臺灣學生的熱情、友好、
知性及豐富的國際觀,
並告訴我,臺灣跟中國真的好不一樣,
我們似乎能理解你所說的,
也更愛這個叫做臺灣的國家了。
我的新進偶像 Teach for Taiwan 創辦人劉安婷
及少女公益家沈芯菱,
都毫無疑問的向世界證明了臺灣年輕人
勇於為社會改革的決心,
或許臺灣年輕人需要的只是一個發揮專才的機會和平臺,
所以當再有人劈頭就說:
臺灣年輕人不如上一代時,或許我們應該以行動來證明,
我們並不是那般經不起磨練,
只是我們選擇用不同方式愛著這個國家、這個社會而已。
離別前夕,名櫻生和政大生們抱著哭成一團,
除了感動,我更想向政大學生們說聲謝謝,
謝謝你們的誠摯笑容和滿腔熱情向世界訴說了
臺灣的友善,也謝謝你們用深厚的外語能力及文化底蘊
再次帶我們見證了臺灣年輕人的不凡。
現在加入好友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
40 歲以下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你生活上的 各種煩惱!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由 換日線 授權轉載,延伸閱讀:
- 「離開台灣十幾年,我只在他人面前哭過兩次」──給深愛的台灣
- 被消費的國度柬埔寨──為了一台iPad,我意外的「人權」之旅
- 留學美國,我學會如何做自己
- 走出台灣,我才開始認真尋找自己的根
- 為什麼我喜歡獨自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