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女人,想要變有錢,就要學習勤儉,並且勇敢作夢,而全球股票型基金就是妳實現夢想的魔法棒。
文 / 賴雅淳
還記得少女時期的夢想嗎?遇到白馬王子,辦一場世紀浪漫婚禮,住在豪華古堡,生一堆孩子,一起環遊世界,白偕到老⋯⋯但長大後努力工作多年,卻發現這些夢想愈來愈遠,而且單靠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完成,因為女性在累積財富上有先天與後天的四大不利因素。
女性理財四大阻礙
馳騁金融理財實務界二十多年的弘利證券投顧總經理劉凱平,看過無數個案例,歸結出女性理財的優缺點。他指出,女性在理財方面比男性較為理性,不躁進,有耐心,不搶短,且肯長期投資。不過就現實面來說,因同工不同酬,女性收入比男性低,工作生命周期因生產、育嬰等因素較男性短,而且以台灣來說,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多六歲。再加上社會風氣開放,女性追求自己的生活品味、獨立空間,不甩大男人脾氣,使得離婚率較過去高,造成單親媽媽愈來愈多,女性經濟負擔也愈來愈沉重。正因女性累積財富的規模和速度有先天上的限制,但只要觀念正確、提早起跑、找到好教練,同樣能用錢滾錢,滾出各種夢想。
累積第一桶金 從勤儉著手
「理財要從學校教育開始著手。」同時擔任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F P A T)祕書長的劉凱平經常到高中宣導理財常識,他認為理財觀念要從中學生開始教起,台灣算是落後很多,像美國、日本都是從小學就開始灌輸理財常識。之所以要從學生時代開始理財,主要是讓孩子從小養成收支管理的良好習慣,「理財就像河流:上游做好收支平衡,下游則是要克制自己的慾望,更重要的是不要輕易負債。」劉凱平指出,很多學生申請助學貸款繳學費,或是出國留學,因是投資教育無可厚非,但是更多學生借錢純粹是為了購買手機、裝飾品、衣物,這行為就非常要不得。同樣地,女性想要累積人生的第一桶金,要從克勤克儉開始,因為就像古人所說:無遠慮必有近憂,量入為出才能一點一滴增加金錢的高度。
勇敢作夢 請教練對症下藥
打下理財知識基礎後,接下來就要開始「作夢」。「現在絕大多數的人都不願意靜下來,仔細思考短、中、長期的快樂和需求到底是什麼?」劉凱平一語道破一般人欠缺小時候編織夢想的勇氣。「作夢非常重要,這樣可以明確訂出目標,然後對症下藥。」在確定夢想(目標)之後,回到現實,檢視自己目前的資產,計算出夢想與現實的差距,訂出目標報酬率,最後物色市面商品進行資產配置,然後堅持投資下去。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教練」的陪伴。劉凱平舉例,就像一個偉大的運動員,都會有個偉大的教練,激發運動員的潛能特質,使運動員長期維持應有的水準,而理財顧問就像教練一樣,不只要給客戶正確的指引,更要管理客戶的情緒,不受市場波動影響。
靠定期定額 完成幸福快樂
而在四大資產配置工具中:貨幣、債券、股票、不動產證券化中,劉凱平認為股票是累積財富最好的工具,尤其是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股票型基金。「定期定額的第一步,要先選對投資標的,然後持續投資不能停。」劉凱平指出,定期定額基金最好買全球股票型基金,如此一來,才能買到全球的經濟成長力,不要去押寶單一市場或是單一產業,像是新興市場或是能源基金,因為它的風險波動度太大,更不要定期定額投資債券型基金,因為累積資產的效率太差。「根據統計,全球股票型基金在扣掉三%通膨之後,平均每年實質報酬率達五%至七%,是積沙成塔的好工具。」
另外,行有餘力,定期定額還要往上加碼,更要在空頭時持續扣款,累積單位數。劉凱平舉例,他有一個客戶,從二○○○年三月開始投資,卻不幸碰到科技泡沫,全球股市一片烏雲罩頂,這個客戶前三年都賠錢,但是他卻堅持定期定額繼續投資,並且每季都加碼投資金額,到現在平均年報酬率達一○%,累積出相當可觀的資產。
劉凱平提醒, 投資最忌諱的就是「趕流行」,很多投資人都會看市面上哪個商品最熱賣,就買什麼,這都是想「抄捷徑」快速致富的想法,但是到最後往往是追高殺低,而且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這都是因為不重視「診斷」,沒有透過有效率的資產配置所形成的結果,因此重視長期投資,一步一步做好規畫,才是穩健達成夢想的不二法則。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想要獲得財務自由的妳,現在就該開始靜下心想想:什麼是最快樂的事?什麼又是妳最在意的事?什麼是妳最害怕的事?想清楚後,別忘了,找個好教練,從「對」的方向出發,相信不久之後就能達到妳夢想的境界。
本文由 女人變有錢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