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SmartM / 鄭祐銓
挟著人口優勢,印度的電子商務發展
被許多專家認為是全球下一波的商業趨勢。
然而,印度沃爾瑪(Walmart)執行長和
2015 印度零售論壇(IRF)主席 KrishLyer認為,
現在印度的發展方向,可能不如外界所想像。
趕緊接著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怎麼說呢?
他在 2015 IRF 高峰會上提到:
「我從來沒有在其他東南亞的國家
看到和印度市場一樣的發展趨勢。
台灣、泰國、菲律賓等國的電子商務
逐漸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交易方式,
並且大多數的電子商務商家都能從中獲利;
但印度不一樣,
印度的商家目前著重於提升顧客價值及提供好的顧客體驗,
他們並不像其他國家一樣這麼注重是否有獲利」。
印度電商還在醞釀,全通路零售會是救命仙丹?
印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 AnuragMathur觀察,
印度的零售和電商獲利率有其在地特色:
「一般自營小店的生意具有 16-18%的毛利
以及 6-8%的營業利潤(operating margins);
而較大規模的零售商,雖然毛利高達 20-22%,
但因為營業成本較高,所以營業利潤降至 2%-4%;
而一般大家認為營業成本最低的電子商務,
在印度的表現卻是負的毛利率,從 -3%到 -8%不等,
而營業利潤更是低到只有 -15%到 -22%的水準」
因為電子商務在印度的表現仍在醞釀階段,
近幾年大家轉向討論是否要保持一般零售
或是改採用全通路零售(omni-channel)。
Lyer認為:
「明年開始,
全通路零售會成為大家討論的主軸。
實體店面的零售商會從電子商務失敗的教訓中學到經驗,
同時利用全通路零售提供消費者好的顧客體驗,
並且從中享有高獲利率。
而且那是絕對必要的!」
Lyer也提到全球經濟趨勢的轉變,
給印度一個絕佳的機會能夠帶領全球的經濟成長。
他說:「因為印度是消費導向而非一般的出口導向,
造就全球經濟紛亂並沒有對印度產生和其他金磚四國一樣大的影響。」
專家認為,
下一個世代的零售革命將由印度及中國所帶領。
但印度零售商目前表現並不如一些西方大型零售商來得好。
Mathur提到:
「印度零售商的營業利潤從 2011年的 8%降至 2014年的 2%;
而同一時間,沃爾瑪、塔吉特(Target)、樂購(Tesco)等
全球前三大零售品牌的營業利潤卻保持 7-11%的表現。」
印度重視顧客體驗,
只靠單一零售管道生意將岌岌可危
印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報告指出:
「因為快速改變的消費模式,
有 53%的印度零售商開始重新思考他們的商業模式」
一些專家指出:
「隨著新型態商業模式的出現,
過去靠著一般零售就能夠獲得高收益的日子已經過去,
現在的零售商必須在藉由眾多管道
(社群媒體、行動端、面對面服務)接觸消費者的同時,
也能夠提供給消費者良好的顧客體驗,才能夠創造更大的收益。」
世界三大策略顧問公司之一的
波士頓諮詢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亞太區負責人 AbheekSinghi提到:
「全通路零售逐漸影響一般零售商的發展;
同時,藉由單一網路或是實體店面販售商品的零售商,
會逐漸難敵全通路零售的競爭。」
也因此,雖然電子商務在印度目前並未有好的成績,
但若零售商除了藉由購物網站販售商品外,
也能夠透過社群媒體或是實體店面等,
致力於提高顧客價值以及優化顧客體驗,
採用全通路零售的方式,
便能夠讓零售商在印度取得競爭優勢。
編按:
全通路零售(OmniChannel):
是指企業採取各種零售通路類型進行組合和跨通路銷售的行為,
以滿足顧客購物、娛樂和社交的綜合體驗需求,
這些通路包括實體店面或是網站、社群媒體、E-mail等等。
原文出處:轉載自合作媒體 SmartM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