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哪兒有利 就往哪裡去
最近全球升息降息吵翻天
吵得金融市場波動不已
投資人的心也跟著手上資產價值忽增忽減而起伏
到底升息是利空還是利多
已經沒有標準答案
究竟降息能不能真正救經濟
也沒有人敢肯定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哪兒有利,就往哪裡去」
應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一窩蜂搶進高配息基金
完全不追究所配到的是「真收益」
還是自己的「老本金」了 ...
(贊助商連結...)
聰明人的賺錢妙招:
多重收益產品
不過,我們也看到有一群投資人其實更聰明
懂得將自己的「勢利眼」目光
放得更遠更廣
不僅追求配息 更要對抗市場
追求資本增長
這些就是投資「境外平衡型基金」的投資者
何謂境外平衡型基金
想當然爾就是投資「全球股債」的平衡型商品
除了股債,近來更有許多「新平衡」產品
還將REITs、特別股、可轉債、ETF等等
凡是「有利可圖」的,都囊括進來
因為單純的股債平衡產品
已無法滿足市場的求利若渴
投資內容多元
收益來源豐富的多重收益產品
才是掀起大家搶收益大戰的要角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顯示
截至2015年7月底止
境外平衡型基金已來到3351億台幣的新高水準
比起去年同期的1580億台幣
足足成長了一倍以上
其中,多重收益產品當然是吸金新寵
其實 全球低利率環境下
「利之所趨」更是世界潮流
而多重收益產品的投資熱潮
也在全球各地燃燒
多重收益哥表示:只要「夠利」
全都給我包起來
多重收益產品的崛起
難道意味著大家都懂得「資產均衡配置」的重要性了?
這可能是一部分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
多重收益產品將所有「夠有利」的標的
股、債、地產、可轉債…等等等
都放在自己的菜籃裡
因為收益來源來自全球穩定多元又豐富
看重總報酬 降低「配息配到自己老本金」的風險
這點才真是迷人之處
此外,多重收益產品的波動性也較低
因為投資的標的至少上千檔
如此可以有效避免單一資產波動所造成的風險
而且 ... 多重收益產品因為可囊括的標的太多元
所以基金經理團隊可以更靈活的玩配置遊戲
除了能「消極避地雷」更能「積極搶收益」
圖解:資產配置可以超靈活
到底避地雷、搶收益大戰可以有多靈活?
下面這張圖可以清楚說分明
這是摩根多重收益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自 2008 年成立以來的資產配置狀況
以這檔基金為例
其主要配置的資產類型就多達11種
在 2008 年,其高收益債比例可以由 45% 降到 25.7%
到了 2009 年,又變成加碼 REITs 積極參與房市機會
而在 2013 年,歐債危機降低後,又伺機加碼歐洲股債
至於 2014 年,因看好新興市場債券的收益吸引力
而明顯增持新興債
到了今年則再度看好歐股,同時減持新興股債
結論
如此靈活的配置策略
的確非你我常人能做得來
當然,基金投資團隊也沒辦法每次都神準無比
但從過往經驗的確看得到
多重收益的布局策略
布局全球較能在各種多變的市況中
兼顧風險控管與收益表現
如此也驗證了
愛好多重收益產品的全球投資人
眼光夠雪亮、也夠勢力眼的!
當然,投資就是要勢利眼 不然要怎樣?
警語
基金到期收益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基金的配息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本金中支付
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的部份,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
本基金配息前未先扣除應負擔之相關費用,投資人可至摩根資產管理官方網站查詢本基金配息組成項目
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由於高收益債券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
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甚高,故以高收益債券為訴求之基金可能會因利率上升
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
高收益債券基金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投資人投資以高收益債券為訴求之基金不宜佔其投資組合過高之比重
摩根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信義區松智路1號20樓 客服專線:0800-045-333
更多多重收益投資概念 於此
本文由 摩根資產管理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