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圖片來源:sharefie )
媽媽總是無私的為子女、為家庭,
付出自己的青春和心思
因為懂得捨得,處處為別人,
所以得到的收穫更多...
接下來要分享的故事 就是如此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母親在塞不下的行李中,
仍堅持帶著兩袋米...
父親去世10年後,在我的軟硬兼施下,
媽媽終於同意跟著我一起生活。
這一年,母親 70 歲,我 40 歲。
70 歲的媽媽瘦瘦的,面容卻仍然光潔。
我們回去接她,她早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
她的行李中有兩袋米,但我決定不帶走米,
因為後行李箱太小,而我們要帶的東西太多。
母親卻堅持把米帶著。她說:「一定要帶」。
看她這樣堅持,我忽然愣了一下,看著她,
我便明白了什麼,我伸手在外面試探著去摸。
果然,在底部有一小團硬硬的東西。
這兩袋米中,
含蓄的藏著母親的愛和堅持...
如果我沒猜錯,這是母親要給我們的錢。
把錢放在米袋,是母親很多年來的習慣。
十幾年前,我剛剛結婚,租了很小的房子住,
正是生活最拮据的時候。
那時,我最想要的不是房子,
只是一個像樣的衣櫃,女人嘛!
母親就是一次次
把她節省下來的錢放在米袋裡...
就是那年冬天,母親捎來半袋米。
後來老公將米倒入米桶時,
發現裡面藏著錢,還有一張小字條,
是父親的筆跡:「給你買個衣櫃。」
那天晚上,我哭了。那些年,
母親就是一次次把她節省下來的錢放在米袋裡,
讓人帶給我,帶給大姐二姐,
在我們都出嫁多年後,仍貼補著我們的生活。
這一次,我把錢取出來交還母親。
母親卻說:「這是我給童童買車用的。」
童童是她的外孫,這段時間童童一直想要輛賽車,
因為貴,我沒有給他買,上次回老家,
童童說給母親聽了,母親便記下這件事。
不論內外,
母親總是不吝嗇地為他人付出
記憶中,母親一直是個捨得的人,
對我們,對親戚,對左鄰右舍,
捨得付出愛,東西捨得給,
錢捨得借,力氣也捨得花。
有時不知道她一個瘦小的婦人,
為什麼會這樣捨得。
但是,有了母親的家,多了種說不出的安逸。
母親過來後的某個週末,
住對面的女人,端著一大盆櫻桃送過來。
我詫異不已,當初搬來這個社區時,
因為裝修的問題,我們和她家起了衝突。
從此後,兩家人沒有任何往來。
母親...幫我打開與鄰居的心結
她送來新鮮的櫻桃,讓我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麼好。
她紅著臉告訴我:
「謝謝你們家做的點心,我的孩子們都很愛吃呢…」
我才恍然明白過來,是母親。
媽媽知道我們有點過節,
所以她先敲了人家的門,
給人家送小點心,送自己包的粽子,
在媽媽看來,「遠親不如近鄰」,
她用誠懇的心幫我們打開了與鄰居家的心結。
"> )
因為捨得,反而贏得更多
鄰居們,不僅僅是對門,前後左右,
同一個社區住著的許多人,媽媽都照應著。
母親常常會自製一些風味小點,
熱情地送給街坊四鄰,
這也是母親在農村生活時養成的習慣。
小點心雖然並不貴重,
卻因有著外面買不到的醇香味道,
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
最近,我們的人際關係竟然空前好起來。
一個字都不識的母親,只是因為捨得,
竟不動聲色地為我們贏得了那麼多,
是我們曾經一直想要贏來卻一直得不到的。
「你捨得對人家好,
人家才會捨得對你好。」
她常常說:
「你捨得對人家好,人家才會捨得對你好。」
對於她,這是一個「農村婦人」最樸實本真的話;
但是對於我們這些自認為「讀過書的城市人」,
無疑是一個太深奧的道理。
「這次,你要學會捨得。」
母親在來這裡住的第三年,檢查出肺癌。
她的身體飛快地憔悴下去,慢慢地已經不能站立。
天好的時候,我會抱她出來,
小心地放在躺椅上,陪著她曬曬太陽。
她漸漸吃不下飯去,喝口水都會吐出來,
卻從來沒有流露過任何痛苦的神情,
但是只要她醒著,臉上便漾著微微的笑容。
那天,母親對我說:「你爸他想我了。」
「媽,可是我捨不得你走。」
我握著她的手,想握牢,
又不敢用力,只能輕輕地。
「這次,你要學會捨得。」
媽媽笑起來,輕輕將手抽回,拍著我的手。
母親走的那天,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
很多很多人,有大人,
還有孩子,是罕見的大場面。
隊伍緩緩穿行,聽見圍觀的路人中有人議論:
「是個當官的吧?」
「或者是在當大企業家的?」
母親這一生,是普通的平凡人,
沒有受過任何正規教育,
她只是有一顆捨得愛人的心。
雖然,媽媽要我學會捨得。
但是,關於「媽媽永遠地離開我們」這件事情,
是我怎麼也學不會的捨得...
一份溫情能拉近彼此間距離
不計較得失的付出,卻是收穫的更多...
這位母親教會我們的不只是捨得,
還有體貼別人的溫暖的心呀!
好文章 分享 給朋友看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