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喝咖啡除了能提神、醒腦、降低心血管疾病,
居然還有護肝效果?
根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 ,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咖啡中的某種化學物質有助於保護人體肝臟!
最重要的是,該化學物質並非咖啡中的咖啡因成分,
即使喝無咖啡因咖啡也能達到一樣的護肝效果。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參與研究的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博士錢肖表示,
研究結果發現,在受測者中每天喝咖啡的人,
與一般人相比,肝臟的肝酶指數
(肝酶為判斷肝臟受損或有發炎的跡象的依據,
數值越高肝臟受損越嚴重)相對比較低,
結果顯示,咖啡中所含有的某種化學物質,
有保護肝臟、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
以及肝癌等疾病發生風險的作用。
降低肝酶指數?
(神奇成分仍未知)
研究人員觀察了約 2 萬 7 千 8 百位 20 歲以上的成人,
詳細記錄他們在過去的 24 個小時內
各自攝入多少咖啡及有無咖啡因成分。
並透過血液等各項身體檢查,
研究他們血液樣本中
可以評估肝臟健康的幾個重要指標,
包括穀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
鹼性磷酸酶(ALP)和γ-穀氨醯轉氨酶(GGT)等肝酶指數。
結果顯示,
每天喝 3 杯以上咖啡的人,
比沒有喝咖啡習慣的受測者,
肝酶指數低 4 個單位。
最令人驚訝的是,
不論受測者喝的是一般咖啡,或是無咖啡因咖啡,
兩者對於肝酶指數高低的影響幾乎相同,
一樣能發揮護肝作用。
但究竟是存在咖啡中的何種物質有助於達到上述效果,
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喝咖啡護肝?保存不當反傷肝
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組組長陳紋慧表示,
雖然目前已知喝咖啡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風險。
但仍要提醒,飲用咖啡仍應有所節制,
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宜超過 300mg
(約等同於 2 杯 400ml 的拿鐵或美式咖啡),
以免造成心悸、失眠等困擾。
除了咖啡因攝取適量外,
陳紋慧組長強調,
咖啡豆、咖啡粉的保存也非常重要,
若發現咖啡有結塊、發霉等情況,
則不宜再沖泡飲用,以免護肝不成,
反將變質咖啡可能產生致癌物「赭麴毒素」吃下肚,
造成肝臟、人體傷害。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