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為了減肥只吃菜不吃飯,竟然得了這種病!小心錯誤觀念會害死你...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5-09-17 09:16
  • 更新:2018-07-17 15:01

天啊!為了減肥只吃菜不吃飯,竟然得了這種病!小心錯誤觀念會害死你...

(圖/shutterstock)

 

不少人以為「只吃菜、不吃飯」能減肥,

糖尿病專家介紹,

「事實與之相反,飯少吃了,菜吃多了,

菜肴中的油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很高,

甚至還可能超過米飯中澱粉的熱量,

導致熱量超標、營養過剩。」

 

我們來算一筆帳:

一克油中,大約有9個熱卡的熱量;

在一克蛋白質中,大約有4個熱卡的熱量;

相比之下,一克米飯中,也就只有4個熱卡的熱量。

因此,只吃菜、不吃飯,

會導致飲食中油多、蛋白質多,熱量猛增,

容易得糖尿病。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年輕「應酬族」吃出糖尿病

在臨床上,不乏20多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

其患病原因歸根到底就是「吃」出來的。

記者發現,不少從事銷售、市場的年輕白領「應酬族」,

每天營養過剩,導致胰島素每天在過度工作。

久而久之,胰島負擔過大,導致血糖不能正常控制,

結果在「應酬族」中糖尿病患者明顯增多。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糖尿病列為三大疑難病之一。

 

注意營養配比可防糖尿病

糖尿病專家建議,

健康人群可以按照糖尿病病人食譜的營養比例

來調整日常飲食。

如一日三餐中的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為65%、

蛋白質的比例為15%、脂肪的比例為25%。

根據個人的身高和體重,按此比例來配制,

還可預防健康人群患糖尿病。

 

 

 

 

糖尿病(英語:Diabetes mellitus )

是一類代謝性疾病,

它的特徵是血糖長時間高於標準值。

高血糖會造成三多一少的症狀:

吃多、喝多、尿多、以及體重下降。

如果未經治療,糖尿病可能引發許多併發症 。

急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酮酸血症與高滲透壓高血糖

非酮酸性昏迷;嚴重的長程併發症則包括心血管疾病、

中風、慢性腎臟病、糖尿病足、以及視網膜病變等。

 

糖尿病的成因有二:

胰臟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

或者是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

 

臨床上糖尿病則被分為三類:

1.  第一型糖尿病是由於身體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

過去也被叫做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英語: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或是青少年糖尿病,病因目前不明。

 

2.  第二型糖尿病始於胰島素抵抗

(細胞對於胰島素的反應不正常),

隨著病情進展胰島素的分泌亦可能漸漸變得不足。

這個類型過去被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英語:no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或成人型糖尿病,

 病因是體重過重或缺乏運動。

 也是已開發國家的文明病之一,病人數量不斷攀升。

 

3.  妊娠糖尿病也是常見的糖尿病種類,

它指的是過去沒有糖尿病病史,

但在懷孕期間血糖高於正常值的孕婦。

 

 

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方式包括維持均衡飲食、

規律運動、戒菸、維持理想體重。

對於於糖尿病患者來說,

血壓控制與腳部護理也是十分重要。

第一型糖尿病必須註射胰島素控制血糖;

而第二型糖尿病則可以使用口服藥控制,

若有需要也可以搭配胰島素註射。

糖尿病用的部分口服藥與胰島素都可能造成低血糖。

對同時患有肥胖症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

減肥手術是有效的治療。對於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來說,

血糖通常會在生產後恢復正常。

 

(文章來源)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