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你有注意到自己
每天重覆 做的事嗎?
很多時候我們都被「習慣」牽制著,
習慣 不知不覺影響著我們,
無論是健康還是外表 等等,
習慣每天早上來杯拿鐵,
習慣出門前裝扮好自己,
習慣吃水餃要沾蒜蓉辣醬...
「習慣總是微弱到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但當你感覺到它的威力時,
它已經強大到難以打破了。」─ Samuel Johnson
別讓習慣控制你!
要怎麼打破一成不變的習慣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這一書中指出,
我們每天的活動當中,
有高達 4 成是習慣!
我們對日常事物習慣得相當迅速,
每天都在重複習慣!
大腦會 內化 經常做的事物,
這樣才有空間、時間 去學習新的東西。
這個內化過程叫「習慣化」,
是人類最基本的學習方式之一。
記不記得剛學會開車上路的感覺?
雙手緊抓方向盤的十點鐘和兩點鐘方向,
觀察著外面的每樣事物—車輛、燈光、行人...
新手上路神經相當緊張,
緊張得無法跟車裡的人聊天
甚至連音樂也聽不進去。
可是等開車變得越來越簡單時,
你習慣了開車了,
開車變成了你的第二天性...
你可以跟車裡的朋友聊天,
也可以在車裡聽音樂了。
這是大腦習慣化的好事,
因為如果我們不去習慣,
就要時時刻刻關注著瑣碎的事物,
根本沒有時間去學習新事物。
對抗習慣化的 3 個建議
如果你在午餐時選擇了速食,
取代了習慣的排骨便當,
這就是一個「去習慣化」的過程。
第 1. 退一步,看得更廣
如果你退一步看,很多事情的面,
也許會找到新的想法或者可以減少一些繁雜的細節,
這樣就可以讓事情簡單很多。
第 2. 向前一步,看得更近
專注於細節,
但別執著不該執著的。
第 3. 想得更年輕
保持初始心態 去看問題
畢卡索說過:「每個小孩都是藝術家。」
第一次看世界時,我們總看得更清楚,
那時長期的習慣還沒形成。
我們的挑戰是回到那個時候,去感受挫敗,
去察看那些微小細節,去看得更廣,看得更近,
想得更年輕,讓我們可以「保持初始心態」。
企業也應該大膽任用年輕人,
讓年輕人帶進新鮮的觀點,
會激發團隊的想法更年輕。
快來看看前蘋果產品設計師,
如何打破習慣得到設計的新靈感吧...
Tony Fadell:如何打破生活中一成不變的習慣?
改變「習慣」並不容易!
但要是我們做到了,
就可以做一些很棒的事情,
那可能是不同的東西,厲害的東西,新的變化。
做到了,就可以跟「壞習慣」說再見~
(本文為 CMoney 編輯、撰寫,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