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陳嫦芬老師,
以職場素養一課,震撼兩岸的青年,
更被北京清大評為特優老師。
她帶著簡單而深刻的問題來:
「你具有職場素養嗎?」
職場,幾乎是陪伴我們大半輩子的地方了。
若說學校讓我們習得如何「學習」的入門工夫,
職場更是讓我們再次學習認識自己、定義成功、了解並改變世界的地方。
每個職涯路途,都終將帶我們看見不同的職場風景。
但是,無論前方有多險阻,
只有我們自己,
能決定自己終將走向什麼樣的路,
以及看見什麼樣的風景。
「自己」,是所有問題的核心,也是所有行動的起始...
(贊助商連結...)
"It's All About You."
你人生的成功與失敗,也都只與自己相關。
對於職場,我們永遠相信現在的自己並不足夠,
而未來永遠有更好的可能,
嫦芬老師選擇不從專業教起,
不談商管,不講經營,而從「素養」與「自我領導力」談起,
因為這正是推動社會前進,改變時代的關鍵。
從拆解職場的本質談起:
你認識自己嗎?
陳嫦芬老師在北京清華大學教課時,
兩年的講授時間,
成為清華大學少數被評為特優的老師。
現在她開設職場素養一課,
站在第一線接觸兩岸頂尖的年輕人,老師有深切的觀察。
圖片來源:陳嫦芬 FB
陳嫦芬老師,
在演講席間,眼神深切,話語精煉,
不只一次提點台灣人,我們從前以為的那些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我們的英文沒有比別人強,素養沒有比別人優質,
兩岸年輕人的競爭力正在越拉越大,
現在的我們已經處於死亡交叉點,
台灣已經逐步落後世界,台灣人才的培育已經來不及。
陳嫦芬老師說:
「在中國,許多人說我教的是成功學,我完完全全不同意。
我教的不是成功學,因為所有的成功,都關於你自己。」
只有自己先定義了成功,才能走向成功。
老師也拋出了第一個問題:「你如何定義你的成功?」
追求卓越歷程中,深嚐汗淚交織滋味的人,正是逐漸接近「成功」。
定義了成功之後,便能再談職場。
職場,就是人與事互動的場域,
如同陰陽,生生不息。在職場中,
任何變化,都是自然與必然。
困惑迷惘、不開心、手忙腳亂、煩悶、不甘心,
是職場中會感受的情緒,每一個人都有。
陳嫦芬老師特別提醒,
我們必須時不時就去體會職場的本質。
其實一切情緒,都來自於未能摸透職場的本質。
陳嫦芬老師歸納職場裡的六個本質,
提醒我們能時常放在心中警勉自己,也分享給螢幕前的你。
照片來源:職場素養與領導力 FB
1. 修煉「協同合力」能力
無論你覺得自己有多單獨作業,
你都活在職場這個大範疇裡,
每一件事情都有前後手幫助你。
因此,當你說「我該做的都做完了」是極度不成熟的表現。
陳嫦芬老師引自己過去在投資銀行工作的例子,
無論位階高低,無論事情多寡,
每次離開辦公室之前,他總是問老闆:
「事情我都做完了,有沒有我可以再做的?」
在職場中,主動去做連結的那個人,
體貼你的前後手,才算尊重自己手上正在做的事情,
而這麼做,學到的東西也會最多。
你一生的工夫與本事,都是跟著你走。
2. 鍛鍊「物競天擇」的心靈
職場,並不是為了追求舒適而去的,職場也是另一塊戰場。
在一個優秀的團隊裡頭,
如果你未能期許自己也變得同樣優秀或甚至更優秀,
那就等著被淘汰,被公司淘汰,被時代淘汰。
走進職場,也必須適應物競天擇的生態。
優秀的人才活得下來,不優秀就想辦法變得優秀。
(贊助商連結...)
3. 從人才成為人才資本
用英文來說,
就是 From Human to Human Capital。
工作,其實就是向公司證明你不只是個人才,
更是不可或缺,有價值的人才資本。
否則公司憑什麼當你的伯樂,看出你前途無可限量?
4. 面對有時候沒有「標準答案」的情景
在職場上,
你該找的不是標準答案,
而是盡力去嘗試從未想過的答案。
同樣的情境,甚至每次都存在不同的解答。
你要追求的不是尋找標準答案,
而是不要每次都放過自己,
總是選擇最容易的解法做,
不願意嘗試,不願意去尋找新的答案。
5. 接受不會「立竿見影」的景況
不要求速成,
很多事情不要做了就立即要求看見改變,
只要知道你若是不做,連影子都看不見。
6. 每天都有事與願違的可能性
職場不是讓你每件事情都順利的地方,
遇到越多的磨難與挫折,反而是好事。
在職場上,你要記得,
你來公司就是必須降低公司發生「事與願違」事情的可能性,
主管不是出錢讓你來公司每天覺得很愉快。
領薪水的人,請證明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陳嫦芬老師帶我們拆解職場的本質,
點出職場生態裡的必然變動與挑戰,
也不忘提醒我們,一切學習都與自己相關。
那些我們看來在職場上成功的人,
其實正是在追求卓越的歷程中,
深嚐汗淚交織滋味,逐步接近成功。
因為很努力而存活下來,
因為不放過自己於是一步一步靠近卓越,
有一天天時地利就戴上了成功的桂冠。
圖片來源:職場素養與領導力 FB
如果你真的是千里馬,為什麼沒人看見?
在台灣,
許多人都覺得自己是等不到伯樂的千里馬,
因此滿腔憤火,但是卻很少人提點你,
或許你根本不是或者還不是千里馬。
無法顯現自己才能的千里馬,值不起那個伯樂。
還沒有能力前,
別只想著天高地厚的要做大事,
先做好手邊的小事,儲蓄自己。
陳嫦芬老師就提出,在職場上,
我們都有太多技能要積累,太多面向需要琢磨,
該做的更是從自我領導力出發,
有計劃的領導自己,Coach Yourself.
自我領導力,起源於「我認識我」,
了解個人特質與人際關係,謹記「我」是素養培育的主軸,
自我領導力是關乎一生的重要課題。
陳嫦芬老師提醒了五個身為優秀的職場人,必須具備的能力。
1.認識「職場素養」
2.鍛鍊「溝通能力」
3.強化「心緒智能」
4.建構「專業形象」
5.培育「人文素養」
這五個向量,缺一不可,
我們不能只是能幹卻沒有素養;
也不能徒有素養卻不具有心緒智能,
五個向量並進成長,才能讓我們在職場上走得長久愉快。
一堂課,打通「日語」任督二脈!
跨出第一步,真的很簡單!
「學日語,我真的 做得到嗎?」
是真的!老師對了、方法對了,你絕對可以!
一堂課,開啟你的語言天賦!
※本文作者: 女人迷編輯 Audrey Ko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女人迷網站》。
※本文由女人迷網站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於此 : 「如果你真的是千里馬,為什麼沒人看見?」陳嫦芬給台灣職場人的六個提醒
職場這一條漫漫長路
〉〉給職場新鮮人的一封信「走自己的人生路,讓工作配合你」
〉〉我們不是生來就有自信,但能練習對自己有信心
〉〉【丁菱娟專欄】機會來了,你為什麼不好意思爭取?
成為耀眼的千里馬 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