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投資如同爬山,步步踩穩腳步踏穩,同樣動作重複做,踏上財富自由之路,想要不工作就有收入,目標不夠明確嗎?想打造一台自己的印鈔機(被動收入),卻對工具、方法毫無頭緒,白白浪費了「時間」這個累積財富的好朋友!
文 / Money錢
多數人終其一生其實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許多人的志向頂多是未來 3 天、一個月要做什麼,無法將眼光放遠,思考 10 年後、甚至 20 年後自己的生活樣態,又或者想要打造一台自己的印鈔機(被動收入),卻對工具、方法毫無頭緒,白白浪費了「時間」這個累積財富的好朋友!
想要不工作就有收入,目標不夠明確嗎?
或許有人會問「想要不工作就有足夠的收入維持生活」、「想要花錢時不需要看價格」的目標不夠明確嗎?對安睿宏觀理財規劃經理林銘水來說,這樣的目標設定依然不明確,缺乏了量化數字,更遑論能因此找到適當的工具以及可執行的方法。他建議還在努力工作、存錢的年輕族群,一定要善用時間價值累積財富,而做法就是量化目標+尋找適合工具,並及早開始。
做法 1:根據期望的生活方式,量化目標
林銘水建議, 可從需求角度來設定自己的量化目標,包括究竟自己希望的生活方式是什麼?在該生活方式下每月需要的生活費用是多少?例如小資女小貓(化名)計劃 60 歲退休,預估可以有 30 年的退休生活,接著列出退休後每年可能的支出清單,算出生活支出總費用,然後再計算出退休金缺口,即「預估所需要準備的退休金總額」減去「已經準備的 3 個退休帳戶總金額(勞保 + 勞退 + 已自存的退休金)。」根據這個退休金缺口以及所需準備的時間,來計算出需要的年化報酬率是多少,然後鎖定符合的理財工具,或者以資產配置的方式來達成,此時投資人能明確知道在如此情況下,自己應承擔多少風險。
退休已 6 年多的作家蛋黃哥也是在退休前幾年及早做準備,除了確認工作多年在職業退休金帳戶、社會福利帳戶裡的存款(可每月提供固定現金流入),是不是足夠支付退休後設定的自在、精彩生活目標外,還趁著下班時間參加各項培訓課程,並拿到證書。
6 年來的退休生活比原先預定的還精彩,蛋黃哥同意這都是因為有財務支持的結果。但是, 並非人人都可以像蛋黃哥一樣幸運,只靠工作收入來存退休金,多數人必須透過投資理財來額外準備,所以,挑對適合工具成為存退休金的重要一環。
做法 2:依個性與年化報酬率,選對適合工具
正統的做法是,目標金額 = 每月投資金額 × 年化報酬率 × 投資時間,當時間與投資金額固定時,年化報酬率也跟著決定,當然理財標的或資產配置範疇也因此定調。
然而,回到實際操作面,每個人適合的理財標的並不相同,例如上班族小東(化名)只愛買累積型的基金來賺資本利得,但小貓偏重能每月配息的債券基金;另外也有人是靠存股賺現金股利,有些人則擅長以創業來打造現金流。
做法 3:及早開始,勿以利小而不為
投資需要資金,先累積一桶金是專家們一致的建議。以小貓為例,除了一直努力工作賺錢,還充分發揮「勿以利小而不為」的精神,一方面用信
用卡消費盡量延後付款,但原則是不欠卡債,另一方面是盡量讓手中的錢都能利用時間創造更多價值。
實際做法有:
- 每月領薪水不先繳稅,到報稅時一起繳;
- 善加利用銀行的免費服務次數,或勤跑各家銀行,以不付跨行提款、跨行轉帳費用為目標,即不給銀行任何一元不該付的費用;
- 積極尋找能提供高利率或優惠的銀行、投信、基金平台等。
小貓強調, 一開始做可能有點辛苦,但不該付給銀行的就要堅持,否則東付一點、西付一點,就如同水龍頭一直漏水,很傷荷包。再者,現在透過網路銀行存定存相當便利,有閒錢就存定存, 賺取比活存稍高的利息,或者投資基金時找能少付手續費的通路投資,如此養成習慣與紀律後就能積少成多。
同樣動作重複做,踏上財富自由之路
不論你選擇哪種投資策略與理財工具,一定會發現,不過是同樣的動作重複做,長期且紀律地執行,小東、小貓,以及多數理財達人的做法都是如此。
策略 1:買累積型基金,賺波段獲利
不論是定期定額或不定期不定額,小東就只投資累積型(不配息)的基金,因本身學的是資訊經營,又在金融業工作,小東善於利用網路下單平台,靈活運用「逢低加碼、逢高減碼、存到一桶金就出場、日日扣」等功能,總能在一個波段後豐收出場,然後繼續迎接下一波段的機會。
小東還會採用母子基金做法,功能是長線保護短線,短線提升長線的績效,例如母基金是相對穩健的基金,子基金是波動大的基金。由母基金每月提撥一定金額投入子基金,然後子基金設定停利目標,停利時就回到母基金,此為滾入再投資自動機制的一種。對於小東的做法,基金投資專家相當稱讚,認為小東已充分運用定期定額與網路交易平台的功能,來為自己創造最大獲利機會。此外, 專家也提醒投資人, 執行定期定額或不定期不定額投資,須注意以下 3 件事:
- 第一、定期定額投資,從低檔扣款累積本金,當市場往上一段時間,成本會越墊越高,定期定額的效果會隨著遞減,即報酬率增長速度會減緩,此時通常已接近停利點。停利時機可以依據投資人自己的設定,或者參考投信投顧公會公布的定期定額扣款人數這項指標,當人數回到先前高點,即為獲利出場時機。
- 第二、遵守 3 要與 3 不要原則。3 要是:低點一定要扣款;達停利目標一定要出場;定期定額一定要繼續進行。3 不要則是:不要買著就不管,須定期關心;不要下跌時停扣;不要停利點到不出場。
- 第三、可採用 358 操作法則來拉高定期定額獲利。即一開始定期定額 5,000 元,若下跌 10%,加碼變 8,000 元,上漲 15% 減碼變 3,000 元。
策略 2:存股或買配息基金,創造穩定現金流
10 年前開始投資理財,財經作家股海老牛也經歷過買基金賠錢的窘境,更仗著資訊工程師背景,擅長資料分析的優勢,短進短出股市,結果獲利不如預期。直到 5∼6 年前開始記錄自己的投資,加上閱讀相關財經書籍,才轉變成存股族,採長期投資策略,投資績效開始逐步轉好。認為自己醒悟太慢的股海老牛,找到正確的投資策略與做法後,開始積極加快資金的布建,依照自己訂的「抱緊處理」投資策略,盡量把錢都放在高殖利率的股票中。
股海老牛把現金股利當作現金流,目標是把每月靠投資加薪約 2 萬元,提高至每月額外多出 1 份月薪。所謂「抱緊處理」是挑到好公司就要一直抱著、
以好價格買進才抱得緊、上下震盪能處變不驚,不敗在情緒,以及理智配置投資組合,順勢加減碼。股海老牛主要買進金融股, 因金融股較為便宜,做法是以 12 的倍數來買進,例如合庫金(5880)今年發 0.85 元現金股利,至少買 12 張,每月就有 850 元(12 × 1,000 × 0.85 ÷ 12)的現金流入戶頭,資金多者可以買 24 張,以此類推。
來自債券基金的配息收入逾 5 萬元
再來看喜歡配息的小貓,現在每月來自債券基金的配息收入逾 5 萬元,這是她 10 幾年下來,採定期定額投資所累積的結果。小貓表示,開始工作後,即使薪水少,也一定要存錢,幾千元幾千元的存,有了小小的第一桶金就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然後慢慢地是幾萬元幾萬元的投入,小小的一桶金也變成一大桶金。
對小貓而言,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就跟存定存一樣,花時間找能提供手續費優惠的投信、基金申購平台,不怕麻煩的開戶買進,然後每月看一下總資產的變化,以及個別基金的績效表現,適時調整。「重點是要不斷地繼續投資!」小貓如此強調。長期且紀律地重複著「每月檢視資產」以及「定期定額投資」,現在小貓手中已有數十檔基金,每月看著資產總值變化及配息入帳,心情非常愉快。
近期,小貓眼看著身邊的友人陸續退休,也開始規劃起自己的退休生活,以她目前的資產來看,不管是 55 歲或 60 歲退休,都不用擔心未來的開銷。小貓表示,被動收入必定是退休生活費來源,關於退休,她一點壓力都沒有!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投資理財入門】第一次投資,該買股票還是基金?
- 股票、基金怎麼買?股票買這 3 檔,基金靠 3 招挑!
- 買基金 平均報酬 5%,「_ 型保單」存 10 年不能動 最多只賺 2% ... 不賺錢 也很難保本
- 基金怎麼領比較多?3 面向幫你分析:每月領息和 10 年利息一次領 哪個拿比較多?
- 基金跌了 不要急著賣,賣了反而多虧 20%!5 要點 克服「淨值狂跌的恐懼」
本文由 Money 錢 幸福退休真簡單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n;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