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天氣冷颼颼,年長者眩暈耳鳴不容小覷!
中醫師指出,「腎精不足」是造成銀髮族
容易有眩暈耳鳴的主因,
其中勞累、失眠、菸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更會增加老化速度。
建議平日應養成充足的睡眠,
飲食應掌握「3 多 1 少」原則,
多按摩三陰交與合谷穴,
以遠離眩暈耳鳴夢魘。
除了按穴道,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強化腎精!
繼續看下去吧...!
(贊助商連結...)
腎精不足 熬夜失眠惡性循環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中醫師陳潮宗指出,
眩暈耳鳴發生的原因,
年輕人多為感受風寒,飲食過盛,
而致肝膽火盛、痰火鬱結、瘀血阻脈所引起;
老者則多見中氣不足、陰血虧虛、
肝腎虧虛退化等因素。
過於勞累、身體虛弱、
貧血導致的眩暈耳鳴,
通常只需補充營養,或注意休息即可恢復,
但年長者的耳鳴眩暈,往往會因血管壁硬化、
神經細胞退化失能、膽固醇血脂肪沉積血管壁,
或是血管彈性不足等老化因素,造成惡性循環。
抗眩暈耳鳴 三陰交 + 合谷穴
1.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可治眩暈頭痛,神經衰弱、耳鳴。
位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三寸,
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作用:可補脾胃、助運化、通經活絡,
調和氣血的作用,也可治眩暈頭痛,
神經衰弱、耳鳴等。
2. 合谷穴
天氣冷颼颼,年長者眩暈耳鳴,中醫建議平日可多壓按合谷穴。
位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稍靠近食指側。
作用:有安神鎮痛,通經活絡,理氣化痰的作用,
可治頭痛、暈厥、耳鳴等。
腎藏精生髓,耳朵反應腎的健康
中醫師陳潮宗強調,腎與耳關係密切,
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
上通於腦,開竅於耳。
人過中年之後,體質進入衰退期,
腎精逐漸不足以上充於耳,
導致聽力器官衰老、聽覺功能減退,
輕則耳鳴,重則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失聰,
年老體弱的人更嚴重。
抗眩暈耳鳴藥膳:肉蓯蓉煲豬腎
材料:
豬腎 1 對、肉蓯蓉 30 克、枸杞子 15 克。
做法:
將豬腎切開,挖去白色筋膜,清洗乾淨,切薄片;
肉蓯蓉、枸杞子洗乾淨。
將豬腎與肉蓯蓉、枸杞子放入砂鍋內,
加入清水 500 毫升,用大火煮沸後,
再用小火煮 30 分鐘即可。
食用前加入鹽少許調味。
功效:
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的功效;
枸杞子能養肝血、補腎精;
豬腎可補益腎氣、益精填髓,
可用於老年耳鳴耳聾伴腰膝酸軟、夜尿頻多。
肉蓯蓉煲豬腎藥膳,枸杞子15克(右),肉蓯蓉30克(左)。(攝影/張世傑)
防眩暈耳鳴 飲食 3 多 1 少
1. 少吃脂肪食物
老年人每日脂肪總攝入量應控制在大約 40 克,
應少吃各種奶油、蛋黃、
油炸食物等富含脂類的食物。
2. 多吃含鐵食物
含鐵食物如牛肉、油菜、菠菜、韭菜、黑米等。
3. 多食含鋅食物
導致老年性耳聾的因素很多,
缺鋅是一個重要原因,
含鋅豐富的食物如魚、牛肉、雞、雞蛋、
蘋果、橘子、核桃、黃瓜、
番茄、白菜、蘿蔔等。
4. 常吃活血食物
活血化瘀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
有利於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迴圈。
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等。
耳朵不好,原來是因為腎精不足!
調整飲食,恢復精力,
每天都可以很有活力喔!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