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控制食慾是減重過程中的選項之一,
根據最新外電研究發現,
適度食用花生,有助於降低食慾;
另一項研究則指出,
早上適度吃花生可以穩定血糖。
以下是花生的 5 大好處,你一定要知道!
(贊助商連結...)
花生對人體的 5 大好處
花生是台灣人飲食中很常見的食物,
但許多控制體重的民眾以為花生熱量高,
長期對它敬而遠之。
事實上,國外研究發現,
花生對於減重的人很有幫助,
還可同時預防多種疾病。
只要你確定自己吃了花生以後不會過敏,
其實可以適量攝取,就能從中獲得健康益處。
吃花生可以產生高飽足感,比較不容易肚子餓,有助於控制體重。
1. 控制食慾
花生是具有高飽足感的食物,
而且可以維持較長的飽足時間。
一項發表於《營養與新陳代謝期刊》的研究就發現,
受試者吃花生當作點心,下一餐就會吃得比較少。
美國普渡大學營養科學教授馬提斯指出,
花生會有飽足感不是因為其中的油脂、
纖維素或蛋白質的單一功效,
而是這些營養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另外,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
營養系主任麥克馬納斯表示,
由於花生可以穩定血糖,
早餐吃一些花生或花生醬,也就不會馬上就餓。
2. 降低鈉攝取量
許多人以為花生很鹹,
但其實花生是控制鹽分攝取時
可以放心食用的食物,
因為 30 公克鹹味花生的鈉含量,
反而還比相同重量的麵包切片、
冷凍格子鬆餅還有早餐穀片還要低。
3. 降低糖尿病風險以及控制血糖
研究發現,每天以一份花生取代紅肉,
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達 21%。
另外,花生可以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因此早上吃花生,
可以讓血糖值整天都維持較低的水準。
4. 有益心臟健康
一項發表於《營養期刊》的研究指出,
食用最多花生的受試者,
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風險降低了 35%。
研究員表示,這是因為堅果當中的脂肪酸
以及其他營養素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也就是所謂的「壞膽固醇」,
自然可以促進心臟健康。
堅果的脂肪酸和其他營養素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花生也有相同功效可促進心臟健康。
5. 降低罹患大腸直腸癌風險
大腸直腸癌是現代相當常見的癌症,
而飲食習慣對於預防大腸直腸癌非常重要。
研究發現,每周吃至少 2 次花生的女性
罹患大腸癌的機率降低 58%,男性則降低 27%,
這是得益於花生所含的葉酸以及其他抗癌的營養素。
花生攝取勿過量,須注意過敏問題
雖然花生好處多多,但也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民眾必須先確認不會對花生產生過敏反應;
確定可以安心吃花生以後,還要注意適量攝取,
因為花生的脂肪含量比較高,
每天只要吃 30-45 公克,
即可獲得上述 5 種有益健康的好處。
另一方面,變質的花生容易受到黃麴毒素的汙染,
因此別忘了把花生儲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
堅果類是優質油脂的來源,
而花生的高飽足感對減重的民眾來說
也是可考慮的食物之一;
只要適量攝取,就不必擔心熱量超標,
還能預防現代人高脂高糖飲食所造成的文明病。
明天早餐,就來試試看吃幾顆花生吧!
一直以為花生熱量超高、都不太敢吃...
原來花生才是減重利器!
買些放家裡平常吃也很好唷!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