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員總說買保險才能平衡資產配置?保險沒有錯!錯的是你不懂怎麼配...雪球股教父溫國信「一觀念」獲利翻 3 倍!

資產配置

 

【我們想讓你知道】

許多人可能從來沒想過資產配置的問題,會和你談資產配置的,大概只有向你推銷保險或基金的業務員或理財專員。他們會提醒你,資產應該要做「平衡配置」,包括現金、股票、保險和基金都要有一點,最常聽到理財專員這樣說:「你完全沒有保險嗎?多少買一點吧?資產要平衡配置比較好。」

 

文 / 溫國信

 

「平衡」配置?小心獲利也被剷「平」了

「平衡配置」這個說法真的很容易打動客戶心弦,這句話看來簡單,但其實是很高明的話術,當你聽進去這個說法,買下保險,也買了基金,他們也輕易達成業績的目標。

保險未必不好,但要看保險的內容和自己的需求。保險業務員或理財專員所推銷的,往往是儲蓄型保單、投資型保單或基金,這些大金額的保單對他們業績最有幫助,但這些保單本質上是理財而不是保險,與你心目中的「保障型」保單不同。

其實,資產配置的問題不在於「平衡」,而是要找到一個最有利的資產,然後把大部分的資金放到這裡。如果你把資金分在次要或不佳的標的上,就會沒有資源放到對你最有利的資產裡。

最有利的資產,可以同時符合「安全」、「收益」、「流動」這三項條件,而許多資產顯然無法達到這個要求。巴菲特曾說過:查理(波克夏公司副董事長查理‧蒙格)一家 90 % 的財富是波克夏公司的股票,我個人則是 99 % 都在這家公司,此外,我有許多親戚像是我的姊妹和表兄妹等,也將他們大部分的財產投資在波克夏。

 

績效會被「平衡」拖累

從前大學聯考的時候,有一位同學國文成績特別好,歷史、地理、三民主義也不錯,但數學、英文不好,所以總平均很難提高,最後只能考上某所國立大學,然後再參加轉學考,進入心目中的最高學府臺大法律系。

大學聯考沒得選擇,數學、英文不好,平均分數就會被拖累,而法律系轉學考沒有數學、英文,這位同學就可以得心應手,順利進入理想的學校。資產配置也是一樣,某些項目報酬率好,有些項目報酬率不好,資產平均配置的話,整體的績效就會被拉下來。績效必須看整體,只看其中一項的報酬率是不正確的,所以,不要因為股票或某一項的績效很好就沾沾自喜,努力做好資產配置才是獲得好績效的對策。

例如某甲盤點後,發現自己有 1,000 萬元,但只有 100 萬元配置在股票,其他資金都配置在儲蓄險和銀行定存。股票部分的投資報酬率假設是 10 %( 100 萬元 × 10 % = 10 萬元),還不錯,但另外 900 萬元的報酬率假設是 2 %( 900 萬元 × 2 %= 18 萬元),那麼整體投資報酬率就只有 2.8 %( 28 萬元 ÷ 1,000 萬元 = 2.8 % ) ,結果就會是「報酬率偏低」。

如果他的資金配置是 900 萬元( 900 萬元 × 10 % = 90 萬元)在股票,其他 100 萬元( 100 萬元 × 1 % = 1 萬元)做定存,則整體的投資報酬率會有 9.1 %  ( 91 萬元 ÷ 1,000 萬元 = 9.1 % ),結論就會是「報酬率很好」。

 

資產百百種 要把錢放在對的地方

所以,資產配置恰當的話,會帶來較好的收益。只是,絕大多數人的資產配置,不會像上述例子只有股票、現金和儲蓄險保單這麼單純,而是五花八門。下頁圖表6-1 以股票、銀行存款、儲蓄險、主動式基金、出租套房、期貨、黃金(含飾金)、合夥股份、古董(含龍銀)、農地等10 種資產,做一個假設的資產配置和假設的收益率,結果是「報酬率不佳」。

股市上漲階段時,主動式基金可能有帳面上的獲利,但很多投資人往往在股市震盪的時候恐慌賣出這些主動式基金,再加上各種手續費及經理費不便宜,長期來說,虧損的機率較大,因此此處假設「主動式基金」的報酬率為 - 5 % 。

在大學附近購置套房或雅房出租給學生,曾經是不錯的投資標的,但時至今日房價已經太貴,做包租公的投資報酬率被壓得很低,另一方面,少子化導致許多學校招生不足,附近的套房已經供過於求,所以假設「出租套房」報酬率為 5 % 。

也就是說,一般人的資產配置非常多樣化,某些項目報酬率好,像是股票,但只占資產的一小部分,其他項目的報酬率不好,卻分走了相當比例的資產,平均配置的結果,整體的績效就會被拉下來。

但不是每個人都懂股票,要求那些不懂股票的人把資產配置在股票上,是在冒很大的風險,然而學習理財只需要花費很短的時間和很少的金錢,就可以學得很好,何樂而不為?

大多數人也都太輕忽投資理財的專業,認為理財就只是逢低買進、逢高賣出,這有何難?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又或者有些人以為,學到技術分析就是看懂股票了,其實也不然,我認為學習價值投資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價值投資邏輯簡單,只要用心學習,很快就可以學會。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摘自《獲利的引擎》,作者:溫國信、出版社:大是文化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 c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