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43 歲只花 5 年,就打造出 2,000 萬投資組合!親授 1 方法,ETF、個股都能獲利滿滿!

馬拉松投資

 

【我們想讓你知道】

筆者阿福曾擔任美商的經理職位,從研究所畢業後,便開始接觸股票。43 歲以前,他一直是屬於短線賺價差的投資客,直到中年後,發現做短線並沒有辦法讓自己資產持續成長。進而領悟出了「馬拉松投資法」,這種投資法又適合誰呢?

 

文 / 阿福の投資馬拉松

 

投資就像一場馬拉松

馬拉松是全程 42.195 公里的長跑運動,跑者會擬定自己的配速策略(何時該加快速度累積里程,何時該放緩下來穩定氣息),或是跟著配速員的速度前進,同時需要學習應對和預防路程中突然抽筋,才能踏著穩健步伐安然抵達終點。

投資和馬拉松的心法是相通的,投資時要先評估各種標的的年化報酬率與風險,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並把能夠反映大盤的指數型 ETF,當作投資配速員作為績效參考指標。投資過程若遇到股災,就像跑步抽筋在所難免,因此也需要學習運用資產配置來降低波動,才能穩健達成投資目標。所以說,「投資就像一場馬拉松」。

 

投資也配速 創造月領 10 萬新人生

我從研究所畢業後沒多久就開始投入股市,由於在 IBM 的工作很忙碌,沒有太多時間研究股票,加上聽過很多股票操作失敗而傾家蕩產的故事,所以不敢將辛苦賺來的錢大筆投入,只敢小資金進出,大部分的收入還是都存起來。

一開始投入股市時,我是操作短線賺差價,因為從小看父母就是跟著媒體報導買股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使用相同方式。一直到了 2015 年時,我已經 43 歲,開始有了中年危機,心裡想著何時才能退休?但多年來股市短線進出,並沒有讓我累積財富,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從那時候起,我大量閱讀投資大師的書籍想要尋找答案。

從馬拉松領悟投資心法

2013 年挑戰全程馬拉松成功後,我保持跑步的運動習慣已經有兩年時間,在閱讀多本投資經典後,我發現投資和跑馬拉松的心法是相通的,短線衝刺只會耗損體力(資金),無法撐到完賽(獲利),於是嘗試將跑馬拉松必須控制速度的心法應用於投資上,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配速持股」投資哲學,並從 2017 年 9 月開始,以「阿福の投資馬拉松」為名在臉書分享自己在投資馬拉松路上的心得。

這段時間裡,我用「配速持股」的方法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累積資產,到 2020 年時,我的股市總資產市值達到了 2,000 萬元,每年定存股的股息收入,加上成長股的價差獲利,可月領 10 萬元。由於老婆是國中老師,計畫再教六年即取得月退俸資格,因此我目前的投資組合裡配置了較高比例的成長股,追求資產總市值的成長,隨著老婆六年後退休時間到來,再逐步調高高殖利率定存股的比例,這樣評估下來,每月 10 萬元的股票收入已經可以支應日常生活所需,達成我的財務自由目標。

 

什麼是「配速持股」法?

配速持股法是「價值低估時買進加速,高估時減速的投資紀律,買進後長期持有,逐步累積資產」。不論應用在個股投資或是指數型 ETF 投資,心法都相同,區別只在於參考指標不同,詳細說明如下:

個股與指數型 ETF 投資

  1. 個股投資:當股價低於合理價時買進加速,高於合理價時減速,估值方法是使用本益比法,透過財報數字計算出個股的便宜價、合理價、昂貴價,在股價低於合理價時就加碼買進(見第 2 章第 5 節)。 
  2. 指數型 ETF 投資:當指數在相對低檔區時買進加速,相對高檔區減速,估值方法是短期使用技術指標 K 值,當台股大盤指數 K 值<20 時就是低檔區,這時加碼買進;長期則參考景氣對策信號,出現藍燈時為低檔區,可以強力買進。兩項指標其中一項符合就可以加速買進,當兩項同時符合時更佳,更應強力買進(見第 2 章第 3 節)。

投資新手、準退休族、長跑者都適合「配速」

本書適合三種人閱讀,第一種是投資新手與短線操作者,如果過往的投資經驗是勞心勞力又沒賺到錢,或是想要從眾多投資學派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這本書遵循「股神」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的價值投資,與「指數型基金教父」約翰.柏格(John C. Bogle)的指數基金投資,可以提供不一樣的投資選擇。

第二種是計畫退休的人。這本書完整記錄了我利用 5 年時間達到財富自由、提早退休的投資方法,對於想要退休但不知道如何打造被動收入的人,是一個系統歸納與實際應用的參考。另外,如果你是馬拉松跑者,這本書也很適合閱讀,因為這是市面上第一本關於「馬拉松跑者從事投資」的書,歡迎跑友一起加入投資的馬拉松,在方向正確的賽道上奔跑,早日達成財務自由目標。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摘自《配速持股法,我月領 10 萬:月月領股息的超強資產配置,獲利極穩化的最快方法》,作者阿福の投資馬拉松、出版社:大是文化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chou;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