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講中文,比說英文的人還會存錢?這是真的嗎? 經濟學家陳凱斯設計了一項研究,試圖了解「語言」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儲蓄能力, Keith Chen 收集了大量的數據資料,並經過詳細的分析後,沒想到竟然發現,一件有趣的事...語言的影響可大了....
文 / CMoney團隊
語言真的會 影響你的「思維」!
經濟學家陳凱斯提出了一項有趣的假說:使用未來式語言 ( 例:英文 ) 國家的人,心中的未來是非常遙遠,並且與當下是毫無關聯性。
1. 英語屬於「強調未來性」的語言,
這類的語言具有 敏銳地分割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性質;明確地區分「現在」和「未來」時,「未來」感覺特別遙遠,這種想法會使得人們「不想」存錢 為將來 )做準備。也容易滿足於眼前穩定的經濟情況。
2. 而中文則是「較不強調未來性」的語言,
這類的語言使用「相同的時態」來敘述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事件。所以說,沒有使用未來式語言 ( 例:中文)國家的人,會將當下與未來視為相同的。這種想法讓你有動力存錢投資,因為你潛意識知道...現在所做的一切,都與未來息息相關。人們說母語時必須考慮的時態,會影響自己長期的行為傾向?真的是這樣嗎?
看看他的研究,非常天馬行空卻十分有趣…
其實... 他想表達的不只這些...你的思維,也正影響著你長期的「行為模式」,以上的假說如果成立,我們可以很大膽的說 :既然連 語言都能夠與我們的思考和行為之間,存在著某種連結那麼某些我們原本以為很難改變的「思維」,是不是就可以靠我們的「長期的行為」去改變它?
這種強而有力的效應,影響了我們「所有舉動」
平時使用的語言有種微妙的推力,或多或少讓我們每次 講到未來時都會稍加思考。所以,我們的目標是, 一旦我們了解這些微妙的推力,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 就能找出一些方法,自覺地改善儲蓄習慣, 也能更自覺地 投資自己的未來。
這項研究只是個開端,探討語言與心理學、行為之間的關聯不管有多少個例子,我們都可以獲得一個結論....利用習慣,改變你的思維!利用思維,影響你的行動力!只要有決心,相信你也可以透過「思維」控制「行為」就能 提高自己的 執行力使你距離目標更進一步囉!
【TED】經濟學家陳凱斯 ( Keith Chen ) :你的語言會影響你的儲蓄能力嗎?
更多 TED 系列,好文推薦你:
- 女人,你值得更 精采的 人生...你不需要「完美無瑕」,而要「勇敢冒險」!
- 我們工作 都是為了錢嗎?美國心理學家 艾瑞利說:只有「這 2個字」,才能讓你 熱愛工作...
- 年輕,不打安全牌!從知名律師到暢銷作家,71年次 許峰源:「勇敢走想走的路」...
- 成功的人 這樣想!利用這8個方法,「借力使力」 不費力...
- IQ 低又怎樣!原來「成功的要訣」差別就在這 1 件事上...
本文為CMoney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shutterstock / 撰文者:CMoney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