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疫情趨緩造就房市熱絡,而今年有房地合一稅 2.0 新制上路,有些民眾在買賣房屋的時候,可能疏忽若干申報賣屋成本的關鍵程序,若計算錯誤,恐怕會讓交易惹來麻煩,發生逃漏稅情形而受罰,得不償失,看看房地產專家告訴你眉角。
文 / Money錢
房地合一稅 2.0 上路後,屋主在向國稅局申報賣屋成本時如果以低報高,將導致應課稅基礎低估,而有逃漏稅之嫌,若被國稅局查獲恐面臨高額罰鍰,故於申報賣屋成本時應謹慎為之。
案例說明
購屋有折扣,賣房時成本卻漏算
小威熱衷購屋買地投資,名下有幾筆房地產,且多為向建商購買的新成屋。小威 3 年前向某建商購買訂價 1,000 萬元的房屋一戶,因有私人關係介紹,該建商決定以裝潢費名義,按每戶 100 萬元折讓價金給小威,實際以 900 萬元的優惠價格成交。
如今眼見房市又起,小威以每戶 1,100 萬元的價格出售,且根據當時契約訂定的 1,000 萬元價金申報為房屋成本,造成實際獲利 200 萬元,卻僅以 100 萬元為課稅基礎繳納稅捐。然而,小威並不知道此舉日後可能會被國稅局要求補稅,甚至還得繳交高額罰鍰……
國內疫情稍有趨緩,房市又出現一波漲價契機
加上今年有房地合一稅 2.0 新制上路,有些民眾在買賣房屋的時候,可能疏忽若干申報賣屋成本的關鍵程序,特別是使稅捐稽徵單位低估課稅基礎,恐怕會讓交易惹來麻煩。
建業法律事務所律師黃品瑜表示,《所得稅法》第 14 條之 4 第 1 項及第 3 項,針對計算房屋土地交易究竟是獲利所得或者損失,有明確的規定:所得額 = 成交價額 - 原始取得成本 - 因取得、改良及移轉費用。因此,在計算房地合一稅應課稅基礎時,就必須以「房地成交價額」減除房屋成本(即原始取得房地價額),再減除原始取得房地所支出的相關費用及土地漲價總數額,最後乘以相應稅率繳納稅金。
漏報賣屋所得,除須補稅還要繳罰鍰
案例中小威的情況,黃品瑜認為,倘若小威在出售房地時高估原始取得成本,致使國稅局低估他賣屋獲利的應課稅基礎,即可能產生逃漏稅的嫌疑。依據《所得稅法》第 108 條之 2 第 2 項規定,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申報,有漏報或短報的情況,將被處以所漏稅額 2 倍以下罰鍰。
黃品瑜分析,小威高報了 100 萬元的房屋取得成本,產生低估 100 萬元應課稅的情形,又因為持有這筆房地 3 年,適用房地合一稅率 35%,逃漏稅捐金額可能達 35 萬元。換言之,如果國稅局查獲此事,小威除了必須補繳稅金,更可能額外被處以所漏稅額 2 倍,達 70 萬元的高額罰鍰。
黃品瑜提醒所有買賣房屋的民眾,我國《所得稅法》建立於「凡有所得必課稅」的公平原則,不論是買方或賣方,都應以實際取得及出售的金額向國稅局申報。如果確實有房地原始取得成本產生,例如裝潢費用等,應妥善保留裝修公司所開立的發票,做為申報時的佐證,並以房地「實際取得成本」申報,避免發生逃漏稅情形而受罰,得不償失。
更多房地產新知,好文推薦給你:
- 「先別賣!有出價更高的買家!」1個案例告訴你:房仲說有更好的買主,靠這招判斷 是真是假...
- 如何有效避開跌價風險的房子?小心!這 6 種面相的房屋 千萬不要碰!
- 購屋前 3點考量,別為買「夢想」耽誤人生計畫!試算:房貸拿去 租屋 和 投資,還能賺到 1200萬
- 你也是「脫北者」嗎?買房大哉問!揭密新北近捷運 新成屋 10 大熱議建案
- 房價居高不下,為兒置產有秘訣!選錯當心多扣 2 倍稅…
本文由 Money 錢 169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