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到多少才可以買?專家靠「1 指標」抓到底部,股市不穩 也能買到便宜價!

懶人經濟學─小賈

懶人經濟學─小賈

  • 2021-10-26 17:57
  • 更新:2022-06-24 16:35

投資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

股海無涯市場震盪不安,難道市場下跌就只能賠錢,投資人鎩羽而歸,或是觀望不入場嗎?文中教大家在熊市中可以對沖風險、甚至獲利的工具,可以在熊市中買賣、順便判斷股價低點的指數 — VIX 指數。讓專家帶你一一了解!

 

文 / 懶人經濟學-小賈

 

2018 年,股市暴跌了兩次,很多投資人鎩羽而歸。前幾天看到一個很搞笑的新聞:據統計,中國 A 股股民在 2018 年平均虧損為 9.8 萬(人民幣),有超過 80% 的帳戶為虧損狀態意思是,如果你想勝過 80% 股民的投資績效,不要開戶就好了…

難道熊市,就只能賠錢,或是觀望不入場嗎?當然不是。我在熊市照賺20%?一文看懂反向ETF!先介紹了反向 ETF,這類在熊市中可以對沖風險、甚至獲利的工具。今天,再教大家一個可以在熊市中買賣、順便判斷股價低點的指數 — VIX 指數。Netflix 新劇愛 X 死 X 機器人的小彩蛋,有注意到背景是哪個指數嗎 XD

 

VIX 指數是什麼?

1987 年,美國股市大跌,當時美國政府為了保障投資者,當股價發生劇烈波動時,就會停止交易(類似今天的融斷)。當時的判斷指標,就是 VIX 指數。這個指數以 S&P 500 成分股的期權波動率作為追蹤指標。後來,交易所便將 VIX 指數化為期貨,提供投資者買賣。

 

如何利用 VIX 指數獲利?

那麼,VIX 指數該怎麼應用呢?總的來說,我們有兩種方式可以利用這個指數賺錢:

  1. 市場不穩定時,利用 VIX 指數,找出便宜的股票、指數 ETF 買進
  2. 市場不穩定時,持有 VIX ETF,低買高賣賺取價差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例子

利用 VIX 指數找出便宜的股票、指數 ETF 買進,以 VIX 指數與 S&P 500 的關係圖為例:

跌到多少才可以買?專家靠「1 指標」抓到底部,股市不穩 也能買到便宜價!

藍色為 VIX 指數,橘色為 S&P 500 ETF(VOO)指數,可以發現,當股市下跌時,VIX 往往高漲,股市穩健上升時,VIX 緩慢下跌。真的嗎?來驗證一下這個假設,當藍色的 VIX 指數飆漲時,我們便買入橘線 S&P 500 ETF(VOO),相對應的點為我用綠色圖釘標示出來了。你會發現,我們幾乎都買在股價的相對低點!

跌到多少才可以買?專家靠「1 指標」抓到底部,股市不穩 也能買到便宜價!

當股價下跌,VIX 指數上漲時,往往是低點買入便宜股票的好機會。

第二種例子,持有 VIX ETF 低買高賣

我們來看看 2008 年金融海嘯時 VIX 指數的走勢:

跌到多少才可以買?專家靠「1 指標」抓到底部,股市不穩 也能買到便宜價!

你會發現,股市下跌的初期 VIX 指數往往會爆漲,但只要股市下跌的速度變慢或是不再下跌,VIX 指數回落的速度也非常的快,因此需要非常敏銳的市場觀察力。

 

這兩種 VIX 指數獲利方式,哪個好入手?

這兩種在熊市獲利的方式,我會推薦第一種,利用 VIX 指數判斷股市低點,買入低價股票、指數 ETF。我在國 A 股 3 個月斬獲 12% 的收益率就是這麼做的。

原因很簡單:股市就像鐘擺一樣,走到極端時,自然會修正。從 2000 年網路泡沫、2008 年金融海嘯、2015 多次黑天鵝、2018 兩次股災都是這樣。第二種低買高賣 VIX 指數的方式,比較適合時間充裕、投資經驗豐富的投資人。如果你採用第一種,在低點買入股市的方式,請注意:這時你買入的標的,最好是大盤指數,其次是產業的龍頭股。

為什麼呢?因為大盤指數長時間緩慢向上、行業龍頭股消亡的概率極低。如果你買入的是行業的中小型股,很可能會發生買入公司無法撐過景氣循環,股票變廢紙的情形。分享一個小例子:我爺爺在 1950 年左右買入當時最"夯"的產業-紙業的龍頭股票,如今紙業沒落,價格跌的落七八糟。反映的是就算是產業的龍頭股,也可能因為產業轉型而不適合持有,不說了(撕下幾張擦擦淚)。

 

投資越簡單,越美好

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經濟數據與技術指標,螢幕上的數字與線圖越來越多,獲利卻沒有增加。對普通人來說,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盯盤,找出優質的標的;在低點長期投入,更能加快我們財富自由的速度,也是懶人理財的致勝之道。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由 懶人經濟學-小賈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Xuan;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懶人經濟學─小賈

懶人經濟學─小賈

懶人經濟學主筆,90 後穩健投資者,國外券商分析師。 專長指數型投資、資產配置、發掘生活中的理財觀念。 下班後經營粉絲頁「懶人經濟學」,以及理財學習型社團「理財絲路」,文章月觸及量 20W+,在 18-34 歲的族群中廣受歡迎。 文章散見於:CMoney、關鍵評論網、Moneybar、Smart智富、國泰、中信、元大、凱基等多間國內外券商。

懶人經濟學主筆,90 後穩健投資者,國外券商分析師。 專長指數型投資、資產配置、發掘生活中的理財觀念。 下班後經營粉絲頁「懶人經濟學」,以及理財學習型社團「理財絲路」,文章月觸及量 20W+,在 18-34 歲的族群中廣受歡迎。 文章散見於:CMoney、關鍵評論網、Moneybar、Smart智富、國泰、中信、元大、凱基等多間國內外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