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原來導演大有深意...公開「半澤直樹」與銀行業的悲情!銀行 小額借款? 不要再天真了!

Money錢

Money錢

  • 2015-05-26 17:42
  • 更新:2018-07-17 09:31

震驚!原來導演大有深意...公開「半澤直樹」與銀行業的悲情!銀行 小額借款? 不要再天真了!

(圖/shutterstock)

 

正當日劇《半澤直樹》收視率直線飆高,

日本與台灣觀眾正熱烈討論

日本銀行業黑幕與上班族苦悶之際,

我卻被銀行小額信貸的電話疲勞轟炸。

連續好幾天,

我都接到各大銀行客服中心

要給我百萬小額借款的電話。

 

通常我接到這種電話就直接掛斷,不想多談。

但我有一個朋友,

明明不需要借錢,

卻被這種電話搞得迷迷糊糊的,

還 天真的想借錢出來投資股票,嚇得我一身冷汗。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民眾看到的銀行行銷術語,潛藏不小陷阱。

舉例來說,

「2到7年信貸,前6期固定年率2.68%,

第7期起2.99% 到18.57% 機動計息。」

看似借款利率很低,

但除此之外還有帳戶管理費、手續費等,

最終民眾的貸款成本至少是5% 以上,

而且在第7個月之後,究竟如何計算利率,

民眾根本沒有議價能力,

因此,真實利率其實高出很多才對。

 

奇怪的是,目前銀行小額信貸積極行銷的對象,

往往是不需要借錢的人。

真正需要向銀行融資的民眾,

在信用條件不佳的情況下很難借款,

或僅能借到高利率。

銀行也是營利事業,找有能力的民眾辦小額貸款,

找有存款的民眾買基金與理財商品,

成為目前經營的重心。

 

銀行在做這些業務時,

只在乎自己是否賺到貸款利率與手續費收入,

根本顧不到民眾真正的理財需求與風險。

台灣的金融業,就是在這樣扭曲的環境下經營,

長期下來,民眾對於銀行的信賴感正逐漸降低。

 

回到《半澤直樹》的故事,

許多上班族看到半澤直樹咬牙切齒的說

「以牙還牙,加倍奉還」,都覺得很痛快,

因為半澤直樹勇於挑戰上司權威,揭發弊端的鬥志,

讓苦悶的上班族大吐一口怨氣。

 

 

但這個故事

也突顯編劇 痛貶金融業黑幕的暗喻。

片中金融業高層內神通外鬼,與不肖企業串連,

從銀行搬錢圖利自己,

再把呆帳責任丟給銀行小職員承擔。

而真正需要融資貸款的殷實中小企業,

根本借不到錢,銀行甚至在雨天收傘,

成為壓垮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半澤直樹的父親,就是在銀行收傘下自殺身亡。

看到父親的苦楚,

半澤直樹誓願「為所有的人民工作」,

而不是「為銀行高層舞弊徇私」。

他想貸款給有技術的金屬工廠、

想開美甲店的酒店小姐,

協助真正想打拼事業的人,實現銀行真正的任務。

 

《半澤直樹》只是一部戲,

但為什麼這部只有10集的戲劇,

會引起這麼大的共鳴?

除了上班族一吐怨氣之外,

金融業真正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是否也有值得省思的地方呢?

 

本文內容由 Money錢提供, 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 粉絲專頁提供及時的理財要聞, 追蹤投資的賺錢線索,讓你不必煩惱會迷失在過多的資訊叢林裡, 讓你投資理財,看這些就夠了! http://www.moneynet.com.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