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重壓股市竟一夕賠光,晚年只能靠妻子 35 年保單維生...達人:投資若不懂資產配置,將成為永遠的輸家!

快樂der乃皇包

快樂der乃皇包

  • 2021-10-17 22:09
  • 更新:2022-09-07 11:45

夫妻

 

【我們想讓你知道】

要健康必須要均衡攝取營養,投資理財也是如此,若只顧著當沖、融資券等等的方式投資,卻不顧及保險能夠帶給你的保障,股市上上下下,你能保證退休時,不會突然遇到熊市,導致退休資產縮水,多年努力付諸流水,所以保險也是投資理財重要的一環,不要成為案例中的丈夫!

 

文 / 快樂 der 乃皇包

 

在解釋《存,借,存》之前,今天先說個小故事:有對年輕夫妻財務分開管理,丈夫生意做到突破天際,所以股市,融資,融券樣樣來,每個月最少都是 30% 以上的獲利,太太不懂怎麼投資,就選擇一些儲蓄保單與定存,每年就是 6%,8% 的微小利息。(30 年前保單)

 

股市震盪丈夫的投資

5 年後,丈夫的 100 萬變成幾千萬,太太的 100 萬,尾巴只多了些零頭(不是多零,真的只有零頭),又過了 5 年,丈夫的幾千萬有賺有賠,來來去去,而太太的 100 多萬才變成 200 萬,隨著孩子出生,長大、家人,朋友的生老病死,年輕夫妻已變結婚 35 年的老夫老妻,夫妻倆準備 60 歲退休前,丈夫剛好投資失利!他幾千萬的資產幾乎消失殆盡。

 

還好有年金保單...

太太安慰他沒關係,她還有些錢丈夫說:「妳資產累積那麼慢,能有多少?」( ´Д`)y━・~~結果兩人細算此時太太的資產有 1,100 多萬!丈夫:WTF!?σ(oдolll),重點是那些年金保單早就約滿,每年光利息就有 88 萬等於不工作就有月收入 70 k!(22 k 哭哭),丈夫大吃一驚,問太太投資了什麼,太太說:「我只是每個月存 3,300 元」,『存了 35 年』

 

投資理財也要營養均衡

這小故事(改編真人真事)告訴大家:『賺多少只是數字;存多少才是資產』,市面上多少投資專家出書、上節目,但真正能坐擁一切獲利,將數字化為資產的人屈指可數,事實上那些投資專家(投機者)晚年資產持平者約 20%,真正賺大錢的只有 1%,剩下的 79% 全是輸家輸去哪?一半送給了那 1% 的贏家,另一半給了那些企業老闆,啊!還有國稅局(笑)!看完這個小故事,你決定當那種人了嗎?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由 快樂 der 乃皇包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yun )

快樂der乃皇包

快樂der乃皇包

18歲開始儲蓄、20歲研究基金 22歲買賣股票、25歲進入房市 28歲飛官退役,現任特許財務規劃師 用字遣詞雖非精準專業 只望普羅大眾都能理解 真正的財富自由並非要很有錢 而是擁有不被金錢約束的權利 更多資訊 《快樂der乃皇包》https://www.facebook.com/ynhcat/

18歲開始儲蓄、20歲研究基金 22歲買賣股票、25歲進入房市 28歲飛官退役,現任特許財務規劃師 用字遣詞雖非精準專業 只望普羅大眾都能理解 真正的財富自由並非要很有錢 而是擁有不被金錢約束的權利 更多資訊 《快樂der乃皇包》https://www.facebook.com/ynh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