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事】
拜拜幾乎是台灣人的日常,
在傳統節日中,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重要大考中,祈禱金榜題名、一舉中第,
在感情困擾中,期許斬爛桃花、遇見真愛。
但是顧好基本禮儀很重要!
(譬如遵守動線,以免亂成一團)
其餘心誠則靈,
很多人類制定的繁文縟節
在現代社會也不用太拘泥,
否則反而因為顧忌東、顧忌西
而失去原本的誠心...!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媽媽經
很多人喜歡拜拜,
卻不知怎麼拜?
更有很多人說不定從一進廟門就走錯門囉!
我們拜訪人家家裡時,
有一定會從正門進入才顯得有禮,
也可讓主人家方便得知來到;
同樣地,入寺廟拜拜也是如此,
如果擋到神明的通道可是失禮喔!
拜拜從進廟門開始,有哪些該注意的禮節呢?
這可是攸關你的心願大事呢!
一、 進出的禮節
由我們面對廟門的右邊進去,
(猶如走路靠右邊一樣)
這邊是神明的左邊,也就是所謂的「龍邊」,
因為標準的座北朝南模式之下,
龍邊是東邊,是太陽升起之地,
所以是陽方及吉方,
出來就由另一邊「虎邊」,
這就是「入龍喉,出虎口」,象徵入吉出凶。
門下方會有一個門檻(台語稱「戶碇」),
門檻原始用意在防水,
但後來劃分內外的意義更大,
因為進入門檻就是我家了,所以是主權的宣示!
因此古代禮儀進出門檻時要彎腰、跨過去,
表示鞠躬禮貌的拜訪,
相反的,如果是來挑釁的,
便會踹踏門檻,表示來「侵門踏戶」。
同樣的,進出廟門也要彎腰跨過去,
不要踩門檻。
廟的正中央也有一個門,
但只供神明和皇帝(現在的總統)進出,
一般人自然不好從這邊進出。
二、 祭拜的順序
道教廟宇的正門口一定有個大香爐,
稱作「天公爐」,也就是拜天公(玉皇大帝)的。
道教寺廟不管拜哪尊主神,
一律先在廟外的香爐後面站好,
面朝天空拜天公,然後再進主殿拜主神。
佛寺因為不拜玉皇大帝,所以沒有天公爐,
門外那個爐就是要直接拜完插香的。
主神如果為財神爺、城隍爺、土地公,
則須注意神桌底下是否還有虎爺,
虎爺大多置於桌底,小孩喜歡在桌下爬來爬去,
所以虎爺還是兒童保護神,不要忘了拜唷!
三、 甚麼時間可以拜拜
甚麼時間去拜拜較恰當呢?晚上可以拜拜嗎?
只要廟門還開著,當然就可以進去拜!
一般人不喜歡晚上去拜拜,
是因為認為這樣容易被附近
徘迴撿食香火的「阿飄」給「卡到」,
事實上,黎明、黃昏陰陽交替時,
反而是阿飄出沒最多的時間,
猶如上下班是人潮最多的時間一樣,
而且這兩個時候也是
人的正副交感神經轉換之時,精神最差,
所以很多病人、精神官能症者,
都是在這個時候發病,
因此晚上拜拜並不會特別容易「卡到陰」。
更多新知好文,推薦給你:
- 做愛一次 等於跑步機跑 15 分鐘!醫師:還能降血壓、減肥,好處超乎你的想像
- 3 個月瘦 17 公斤!日本醫師「斷醣飲食法」,3 天馬上有感!瘦身也能很健康
- 研究證實:越愛喝酒的女人 智商越高!
- 「水煮蛋」榮登 最有效 減肥食物第一名,營養師掛保證!照著菜單吃,2 周瘦 5 公斤
- 哈佛大學推薦 10 個快樂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