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打翻的牛奶,居然成就了一個 科學家!爸媽在兒女犯錯時的1句話,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經

媽媽經

  • 2015-04-28 14:23
  • 更新:2020-10-28 10:02

一瓶打翻的牛奶,居然成就了一個 科學家!爸媽在兒女犯錯時的1句話,影響孩子一生!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事】                                                                                                                                                           

通常父母總是會在孩子犯錯的當下,

立即給予懲罰和責罵,

但是事實上,

這樣的教育非但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

還可能破壞親子關係......

那麼,爸媽又該怎麼做才好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媽媽經

 

一位科學家在受訪時被問到,

為什麼會比一般的人更有創造力?

究竟是什麼方法能使他超乎常人?

他說自己有所成就,

與母親獨特的教育方式大有關係!

 

打翻牛奶,媽媽卻說:

「想不想在牛奶裡玩一會呢?」

科學家的回答很讓人意外,

他說:

「這和我小時候,

母親對我身上發生的事情的處理方法有關。」

有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裡拿一瓶牛奶,

可是牛奶玻璃瓶太滑了,

我沒抓好,瓶子掉在了地上,

牛奶濺得滿地都是,

簡直就是牛奶的海洋!

我母親看見了,

但她並沒有對我大吼大叫、也沒有懲罰我,

她只是說:

「哇!孩子,你製造的麻煩可真是棒極了!

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一攤牛奶呢!

唉,反正牛奶瓶已經摔碎了,

那麼在我們打掃乾淨之前,

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幾分鐘呢?」

我聽母親這樣說,簡直高興極了,

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來。

 

清理時,

在有規則的情況下

給予選擇權

幾分鐘後,母親對我說:

「現在你要把它打掃乾淨,

並且要把每件東西按原樣放好。(規則)

那麼你打算怎麼收拾呢?

我們可以用海綿、毛巾或者是拖把來打掃。

你想用哪一種呢?」(選擇)

我選擇了海綿,

和媽媽一起把那滿地的牛奶打掃乾淨。

 

科學家說到這裡,

連記者都很羨慕他有一位

如此智慧、寬容、可愛的母親。

科學家接著說,

這還沒完,等我們打掃完之後,

我母親說:

「剛才你所做的

用你的兩隻小手拿起大牛奶瓶的試驗已經失敗了,

現在我們到後院去,把瓶子裝滿水,

看看你有沒有辦法把它拿起來,

而不讓它掉下去?

我很快就發現只要用雙手抓住頂部靠近瓶嘴的地方,

瓶子就不會從我的手裡滑掉了!

(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

 

 

「這真是一堂很棒的課!」記者感嘆道。

「是啊,從那以後,

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錯誤了。

因為錯誤往往是學習新知識的良機。

科學實驗也是這樣,

即使實驗失敗了,

我還是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父母反思—

給孩子創造機會去實踐

小孩子不小心打翻牛奶,弄翻碗筷,

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是常有的事。

孩子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探索了新的世界,

發現了之前沒有見過的事物。

懂得了哪些東西可以碰,哪些不能碰,

而給自己建立了規則。

可是多數父母在處理類似的問題時,

多是為了自己省心省事。

當孩子打碎了瓶子時,

父母不問青紅皂白就怪孩子笨手笨腳、不聽話,

不讓亂動甚至不讓動。

雖然這也是出於對孩子的保護,

生怕孩子因為手腳不利索而傷到自身。

但是,無形中卻扼殺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讓孩子失去了鍛煉的機會,

孩子的潛力無法被激發。

 

 

明智的父母—

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孩子把事情弄砸了,父母要保持平常心,

要認識到孩子由於年紀小,

能力自然有限,打碎東西也是正常的現象。

明智的父母會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

引導孩子去掌握某些技能,

鍛煉孩子動手的能力,

給孩子創造機會去實踐。

也只有這樣,

孩子才不至於因為自身能力不足

而製造沒有必要的「麻煩」。

如果父母處理得當,

錯誤就會轉化成對孩子成長有益的條件。

所以,問題本身不是問題,

重要的是父母如何看待問題,

採取什麼方法處理,

這才是關鍵。

幼兒時期是學習能力與模仿力最強的時候,

更是自信心與創造力培養最關鍵時,

若能好好幫助孩子自我發展,

而不是一味責備,

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從錯誤中學習成長,

並培養一套屬於他自己解決事情的模式。

 

看更多好文,拉近你與孩子間的距離:

 

本文由 媽媽經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媽媽經

媽媽經

提供給媽媽們食衣住行育樂與生活大小識 http://mama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