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39 歲以下青年,竟有 2 成「零積蓄」!打破財務 3 盲點、活用 3 建議,你不再為錢焦慮!

台灣 39 歲以下青年,竟有 2 成「零積蓄」!打破財務 3 盲點、活用 3 建議,你不再為錢焦慮!

 

【我們想讓你知道】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統計,臺灣 39 歲以下族群,個人名下總存款,平均只有 13.3 萬元,甚至有超過兩成的人,零積蓄。薪水永遠追不上物價,我還有可能提早財富自由嗎?當然,只要你現在開始培養「有錢體質」。

 

文 / 橫山光昭

 

不了解錢,而對財務狀況不安

前來向我諮商家計的客戶中,占比最多的兩大類,分別是已經邁入 40 歲、正面對家計困擾的族群,以及在 30 歲後半段,開始擔憂財務狀況,卻苦思不得其解的人。這兩個族群的共同點是:他們因不了解錢,而對財務狀況感到不安:

  • 雖然目前沒有負債,當下的薪水也夠維持生活,就算週末稍微奢侈一點,錢也夠用。但是未來還能持續保持這種生活品質嗎?
  • 明明工作 15 年了,卻沒有存到什麼錢,這樣下去真的沒問題嗎?
  • 跟學生時期的朋友們相比,自己現在所從事的產業,平均年薪似乎很低。如果繼續堅持這份工作,是不是太吃虧了?
  • 曾聽別人說「最好做點投資」,但也不知該怎麼著手,再加上過去對投資的印象不太好,總覺得風險高、容易虧本,所以很苦惱到底該不該投入。
  • 從新聞上得知,有越來越多公司發不出退休金,有點擔心自己退休生活會變得怎麼樣。

 

財務規劃 3 盲點

相較於這群人在工作上展現出俐落幹練的樣子,我跟他們討論財富規畫時,只要越深入對話,就越能發現他們的不安。追根究柢,是因為這些人搞不清楚下面三件事:

  1. 不知道自己這輩子究竟需要用到多少錢?
  2. 不知道今後自己還能賺到多少錢?
  3. 當需要一大筆錢時,不知道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準備這筆錢?

簡單分類一下:第一件事,是支出問題;第二件,是收入問題;最後一件事,則是關於儲蓄與投資的問題。

 

三個建議,打造不再為錢焦慮的超強理財術

與前面三件事相呼應,我在這裡提供三個基礎建議,讓你打造出超強理財術,不再為錢焦慮:

  1. 抑制支出。
  2. 提高收入。
  3. 增加存款。

聽起來雖然很簡單,但搭配前面提到的三件事,可說是對症下藥,能馬上消除我們對於金錢財務的不安全感。不過,越是簡單的道理就越難實踐,即使是這麼基礎的建議,想要一瞬間達成目標,也只是天方夜譚。所以最初只要有意識的從其中一項慢慢調整就可以了。

如果你現在的財務狀況...

已經面臨「每個月都入不敷出」、「已經用信用卡的預借現金來度日」、「需要父母親金援才活得下去」,就算在這種危急狀況下,只要能開始實行這三項建議中的其中一、兩項,多少能改善家計。只要開始行動,不論做多做少都一定會有幫助。遵循這些建議,便能朝好的方向邁進。但若你知道這些方法,卻什麼也不做,好的不會更好,而壞的狀況只會更糟。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摘自《養成有錢體質,作者:橫山光昭譯者: 方嘉玲、出版社:大是文化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