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統計,臺灣 39 歲以下族群,個人名下總存款,平均只有 13.3 萬元,甚至有超過兩成的人,零積蓄。薪水永遠追不上物價,我還有可能提早財富自由嗎?當然,只要你現在開始培養「有錢體質」。
文 / 橫山光昭
不了解錢,而對財務狀況不安
前來向我諮商家計的客戶中,占比最多的兩大類,分別是已經邁入 40 歲、正面對家計困擾的族群,以及在 30 歲後半段,開始擔憂財務狀況,卻苦思不得其解的人。這兩個族群的共同點是:他們因不了解錢,而對財務狀況感到不安:
- 雖然目前沒有負債,當下的薪水也夠維持生活,就算週末稍微奢侈一點,錢也夠用。但是未來還能持續保持這種生活品質嗎?
- 明明工作 15 年了,卻沒有存到什麼錢,這樣下去真的沒問題嗎?
- 跟學生時期的朋友們相比,自己現在所從事的產業,平均年薪似乎很低。如果繼續堅持這份工作,是不是太吃虧了?
- 曾聽別人說「最好做點投資」,但也不知該怎麼著手,再加上過去對投資的印象不太好,總覺得風險高、容易虧本,所以很苦惱到底該不該投入。
- 從新聞上得知,有越來越多公司發不出退休金,有點擔心自己退休生活會變得怎麼樣。
財務規劃 3 盲點
相較於這群人在工作上展現出俐落幹練的樣子,我跟他們討論財富規畫時,只要越深入對話,就越能發現他們的不安。追根究柢,是因為這些人搞不清楚下面三件事:
- 不知道自己這輩子究竟需要用到多少錢?
- 不知道今後自己還能賺到多少錢?
- 當需要一大筆錢時,不知道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準備這筆錢?
簡單分類一下:第一件事,是支出問題;第二件,是收入問題;最後一件事,則是關於儲蓄與投資的問題。
三個建議,打造不再為錢焦慮的超強理財術
與前面三件事相呼應,我在這裡提供三個基礎建議,讓你打造出超強理財術,不再為錢焦慮:
- 抑制支出。
- 提高收入。
- 增加存款。
聽起來雖然很簡單,但搭配前面提到的三件事,可說是對症下藥,能馬上消除我們對於金錢財務的不安全感。不過,越是簡單的道理就越難實踐,即使是這麼基礎的建議,想要一瞬間達成目標,也只是天方夜譚。所以最初只要有意識的從其中一項慢慢調整就可以了。
如果你現在的財務狀況...
已經面臨「每個月都入不敷出」、「已經用信用卡的預借現金來度日」、「需要父母親金援才活得下去」,就算在這種危急狀況下,只要能開始實行這三項建議中的其中一、兩項,多少能改善家計。只要開始行動,不論做多做少都一定會有幫助。遵循這些建議,便能朝好的方向邁進。但若你知道這些方法,卻什麼也不做,好的不會更好,而壞的狀況只會更糟。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65 歲就有 1000 萬?財經專家陳重銘:25 歲開始,每月存 4 千 就可達標!
- 想要儲蓄,就得靠 5 招 養成存錢習慣!讓你 3 年無痛存下 40 萬
- 「會花錢的事,不會變成我的興趣!」信用卡專家 不私藏:善用 631存錢法,25歲 解開第一桶金成就!
- 存錢+複利= 4 倍退休金!專家:5 方法加速 財務自由,不用 60 歲就退休
- 大學教授江季芸 用「紅包理財法」幫 7歲女兒存下 80萬!
本文摘自《養成有錢體質》,作者:橫山光昭、譯者: 方嘉玲、出版社:大是文化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