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在今天普遍「過勞化」大環境下,不只是勞工,一般上班族也要隨時做好準備、正面迎擊不可抗力的風險...小花平台以人力銀行最新調查:「 39 歲以下青年勞工平均存款只有新台幣 13.3 萬元、近 2 成『零存款』」為題,將同為勞工的「小資上班族」和「做工的人」作對比,延伸討論不同職業、風險等級也不同,該如何規劃更完整的個人保障?
文 / 小花平台
在今天普遍「過勞化」大環境下,不只是勞工,一般上班族也要隨時做好準備、正面迎擊不可抗力的風險...小編每天上班都會經過一處建築工地,工人們坐在便利商店門口吃早餐、等上工……,看到這樣的情景,頓時覺得賺錢真的不容易,與這些藍領工人相比,有時間在辦公室悠哉地吃早餐的你我,是不是感到幸福多了?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工地工人雖然辛苦,但是工資卻不差,甚至高過一些白領階級,尤有甚者,時下不少年輕人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每個月都是財務赤字、入不敷出,更是「零存款」,且這個比例持續創下新高。
適逢「 51 勞動節」即將到來,本周小花平台以人力銀行最新調查:「 39 歲以下青年勞工平均存款只有新台幣 13.3 萬元、近 2 成『零存款』」為題,將同為勞工的「小資上班族」和「做工的人」作對比,延伸討論不同職業、風險等級也不同,該如何規劃更完整的個人保障?
調查:青年勞工平均存款僅 13.3 萬元、近 2 成零存款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指出,國內 39 歲以下的青年勞工中,約有 35% 平均存款只有 13.3 萬元、出現財務赤字且連續 3 年惡化,並有近 2 成的人是「零存款」,比例持續創下新高。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現階段的青年勞工對於自己的工作失去了原先的熱忱,因為勞心勞力卻存不到錢,不禁思考:「『工作』究竟有什麼意義?」面對這樣的疑問,竟有超過 80% 以上的青年勞工認為工作的意義在於「賺取基本生活費」而已。 這些說中了你的心聲嗎?據了解,工作對於青年勞工來說,除了為「賺取基本生活費」外,其次是「有錢才可以提高生活品質」、「有錢才可以去圓夢」、「成就感的來源」及「不會與社會脫節」。
此外,目前青年勞工平均「實際日工時」為 9.4 小時,其中有超過 70% 的人坦言會擔心自己過勞,至於喜歡和不喜歡現有工作內容與工作環境的人口比例則是不相上下,分別占了 24.5% 和 25.3% 。再說到約有 35% 的青年勞工平均存款只有 13.3 萬元、出現財務赤字且連續 3 年惡化,更糟糕的是,有近 20% 的青年勞工表示自己沒有任何存款,其中不乏是欠下鉅額卡債的卡奴,其後依序為車貸、替家人或是親友背債、房貸、投資失利等。針對小資族的保障規劃,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提醒,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凡事都需要靠自己,最好在 30 歲之前活出自己的人生,讓自己變得愈來愈值錢!在經濟預算有限的條件下,小資族的保險套餐該怎麼買?以下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提出 6 個關鍵重點:
關鍵 1、《專題報導》30 歲小資族把握好 3 個關鍵,讓自己更值錢!
關鍵 2、《專題報導》小額終老保單「低門檻+保費便宜」,小資族聰明保更划算!
關鍵 3、《專題報導》年輕人沒錢如何理財?掌握 4 投保重點,省錢大作戰 GO!
關鍵 4、《專題報導》你是草莓、水蜜桃、柳丁?淺談年輕人最需要的是什麼保險?
關鍵 5、《專題報導》「我要準時下班!」上班族寵愛自己第 1 步:享受生活不忘聰明理財
關鍵 6、《專題報導》理財 hen 好懂,看看達人怎麼做?小資族一定要偷學的理財術!
勞工過勞「愛注意」善用 2 保單強化防護網
其實不論是藍領或是白領階級,都是「勞工」的一員,也都是「做工的人」,首當其衝的風險就是因為過勞而死在工作崗位上,諸如:工時過長、壓力大、睡眠品質差或是飲食管理不及格……等,都是很容易忽略的致病因子,不得不防!根據勞動部國際勞動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做工的人」平均每年工時為 2,028 小時,在全球主要國家中位居第 4 名,僅次於新加坡、墨西哥及哥斯大黎加,並在亞洲國家高居第 2 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國內多位名人猝逝、令人聞之色變的心肌梗塞,平均每 8 人中就有 1 人是青壯年,顯示心肌梗塞有「日益年輕化」的趨勢。
說到近來國內多位名人因為心臟相關疾病猝逝的新聞,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包括:知名藝人「小鬼」黃鴻升、劉真、吳朋奉、高以翔及台灣人工智慧學校陳昇瑋等,其中最年輕如「小鬼」黃鴻升的 36 歲,平均過世年齡落在 40 至 50 歲,大多肇因於心血管疾病、腦出血(出血性中風)。先前小花平台並特別以專題報導提出專業保險規劃建議,同時極力呼籲:在今天普遍「過勞化」的大環境下,不僅只有勞工而已,一般上班族也應該隨時做好準備、正面迎擊不可抗力的風險事故,「透過保險來轉嫁無法預見的疾病與意外傷害,這也正是保險的可貴之處!」
以下小花平台保險顧問針對「做工的人」提出建議,除了定期檢視自身的保障需求外,保障規劃也應該納入社會環境及制度改變的因素,把握好「聰明配置、資產保值又抗通膨」原則,善用 2 大保單打造完善風險防護網:第 1 張保單、以意外險搭配傷害醫療保險 附加條款,同時也將失能扶助險和重大傷病險列入考量,以預防萬一不幸發生失能殘廢風險時,不致連自己與家人都陷入了經濟困境。第 2 張保單、善用投資型保單「小錢也有大保障」,最大的優勢在於透過定期定額、長期累積方式,依照各人不同的人生階段彈性調整保險金額,量身打造出最適切周全的風險保障。
買保險不吃虧,就要靠自己:
- 一張表讓你看懂,各種「退休必備保險」優缺點!(內含 年金、長照、醫療險等比較)
- 為家人留下最好的禮物!壽險「這樣保」 每天一顆茶葉蛋的錢,就能有 500 萬元保障!
- 騎機車跟汽車對撞死亡,他保的「駕傷險」竟不賠!這 2 種駕駛人傷害險理賠差很多... 一張圖就懂!
- 買「儲蓄險」急用錢想解約,卻被扣 10 幾萬解約金... 市面上 3 種儲蓄險,根本不能和定存相比!
- 別以為「實支實付」就會付全額!1 個案例看:想全額理賠,合約有「這條款」差很多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