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近30 存款卻不到50萬…當年紀追上存款,如何擺脫窮忙?過來人一語道破:先有銀彈 才有選擇

存錢

 

【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平時有儲蓄的習慣嗎?你的存款足夠應付多長的無收入生活?受到時代風氣的變化,現代許多年輕人秉持及時行樂的態度生活,新iphone一推出就搶著買,限量球鞋、美妝商品買多少都不嫌多,每個月的薪水總是留不住…但也有另一群年輕人,生活比誰都節儉,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支付龐大孝親費、背債…不論是哪一種,都遇上一個問題:年紀增長存款卻不長,遲遲存不到第一桶金

 

 

文 / 畢德歐夫

 

年關將近,很多人又是面臨手頭很緊的困窘局面,也因此很多銀行貸款電話會比較多,這無非也是看準過年的商機。

 

上一代總說:不存錢,以後睡公園!

由於家裡的關係,小時環境雖不好,但還記得要好好儲蓄這事,一直都是用很謹慎的態度去面對金錢,父親常跟說:「不存錢萬一以後沒錢難道要睡公園嗎?」母親更不用說了,省到我常常都看不下去,但這些都是對子女的愛,犧牲自己一切的享受,去完成養大孩子的現實。如果不是省吃儉用,又怎麼能養大三個孩子?尤其在爺奶輩無力協助的情況下,除了這樣,我也不知道還能怎樣。

到了長大些,才發現有許多理財書,還有教人家怎麼儲蓄的,例如各種存錢法,剛開始我只是覺得納悶,這需要教?存錢不是就存錢嗎?不要亂買東西,看到想要的就看看就好,放心中,晚上做夢覺得自己擁有,這樣就可以了。從小學到國中,甚至更大一些,都是如此,也許讀者覺得很可笑,很寒酸,但過渡時期總是要有過渡做法。

 

許多人快30歲,存款不到50萬怎麼辦?

不過後來陸續舉辦一些實體活動,才發現的確有許多年輕人,(尤其7年級後段班,或8年級生)不懂儲蓄的比例大幅翻升,也難怪也有這麼多理財書教導「如何存錢」這個基本功,基本上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情,雖然這真的是從小到大幾乎早已烙印在骨子裡。也曾遇過不少年輕讀者,他們跟我說:「畢大,我每個月都要給家裡一萬到兩萬不等的家用費,都已經快要30歲,連50萬都沒有怎麼辦?

也有讀者在下課後的教室外,跟我講著講著掉下眼淚,因為真的很辛苦,工作時間很長,(台灣的常態)薪水不夠高,加上家中生意失敗負債待還,這些重擔壓在身上,轉眼就35歲了,怎麼結婚?怎麼生小孩?存款也才一百多萬,要走下一條人生的分岔路,卻怎麼樣也跨不出那一步,因為真的太害怕了。

我往往安慰著說:「別怕,不擔心,有很多看起來富裕的人,他們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更何況永遠是比不完,有錢人的世界也是很競爭的,不是嗎?」小女生帶著口罩默默點點頭,眼眶依舊濕潤,紅腫。

「我也是一路從骷顱堆中爬出來的,你要有信心,雖然不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全力去挑戰後,真的失敗我們這生也無憾,至少在台灣有口飯吃並不困難,不會餓死就好。

我不會用光鮮亮麗的言語去安慰她一定也會爬出老鼠迴圈,(意謂著窮忙的意思)畢竟這真的不容易,要會賺、要會省、要克制物欲、又要停止沒必要的應酬,第一桶金怎麼賺是最難的,知道很簡單,做起來無比困難,接著第二桶金就稍微簡單一點點,一步步這樣走,也是有許多的磨難。這位讀者記得也是高材生,交大還政大我忘了,希望能把這一席話聽進去,不要太過氣餒。

 

花費前想想:價值不能只看單向,要看多面向

記得出社會6~7年,有次問朋友說鼎泰豐好吃嗎?好像很有名。當時這位住在建中附近的朋友,笑到很誇張,問我:「你沒吃過?怎麼可能啦!真的假的,別鬧。」我疑惑的反問:「會很奇怪嗎?難道你常吃喔?」他說高中時期就常常跟同學去吃,還蠻不錯的,家人也會帶去吃,這又不是很貴的餐廳。那個內心的衝擊感,都現在都還在。我說吃蝦仁炒飯都吃巷口的,80塊就蠻好吃的,小籠包我曾在三重吃過一家路邊攤很好吃,一籠才70。他笑著說:「那不一樣啦!場地、服務素質、乾淨程度,這些都是價值,總之你有空去吃一次就知道。」

是的,價值不能只看單項,要看多面向,只是還在累積財富初步階段的年輕人來說,應該要怎麼選擇,這就是考驗了。

祝你們一切順心,美好的一天。謝謝你們閱讀與支持,大家都越來越好。

#每樣商品訂價都有他的道理  #衡量自己的消費能力是否足以承受  #越快累積到第一桶金方為上策  #有了銀彈才能做更多投資理財事

 

更多理財觀念,好文推薦你:

 

本文由 畢德歐夫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Ann;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